吉林日報訊(記者隋二龍 李銘)今年以來,通化市深耕“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以推進發展“六新產業”和建設“四新設施”為招商引資主攻方向,“四位一體”抓招商,構建招商引資新格局。
今年1至7月份,全市招商引資資金到位項目85個,到位資金141.4億元,同比增長30.1%。
以存量引增量促進項目簽約。通化市主要領導親自率經貿代表團赴上海、石家莊、北京等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采取“點、線、面”結合的方式開展招商,重點對接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中公教育、北京天潤新能投資有限公司等70余戶行業機構和知名企業;簽約冷鏈物流有限公司建設項目、印尼球團加工項目和人參標準化基地建設項目;重點推動項目18個,投資總額168.64億元。今年以來,全市“走出去”招商50余次,“請進來”招商100余次,簽約億元以上項目26個,投資總額95.66億元。
優化招商引資政策布局。通化市以“4321”招商體系建設,推進“大招商”格局,建立“管行業必須管招商”制度、獎勵激勵制度、考核制度和統分調度制度4項招商制度,完善“重大招商項目聯席會議”機制、“市領導頂格推進”機制、“重點項目平臺調度”機制3項推進機制,編制招商引資項目清單和重點引進企業清單2個清單,繪制產業鏈招商全景地圖1個。同時,重新修改和完善《通化市投資指南》,由原來7個產業擴充至21個產業推介宣傳。
強化重點區域產業招商。通化市圍繞“十四五”規劃提出打造兩個千億、九個百億產業集群目標,集中構建21個重點產業鏈,編制人參、工業、旅游、服務業產業鏈圖譜,繪制招商地圖。明確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的4個直轄市、12個省、30個重點城市招商區域布局,結合醫藥、食品、旅游等重要產業,與13個知名商協會、100戶重點企業進行對接招商,與國藥、華潤等企業開展產業項目合作。
確保招商指標高位增幅。通化市以“賽馬機制”強化督導,每個季度對各縣(市、區)錄入省簽約項目調度系統到位資金數、增速及當年新錄入項目數進行賽馬排榜,與招商引資雙月考核配合督導,確保年度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速達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