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輛開往廣州番禺的車上,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李軍收看了黨的二十大開幕會直播。近期,他們團隊購置了一臺紙漿模塑機,用來研發綠色包裝材料。機器剛安裝好,李軍就迫不及待和同事乘車去購買試驗模具材料了。
在車上,李軍一邊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一邊談起實驗室這幾年的新變化。“這些年,我們更加重視攻克原創性技術,推動造紙行業轉型升級,同時充分發揮紙基功能材料作用,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李軍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華南理工大學深入實施高知群體黨員發展“領航計劃”。一直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李軍,在46歲時如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是我在新時代做出的鄭重選擇。只有堅定信念,才有源源不斷的信心和堅持做事的動力。”入黨4年來,李軍時刻以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為學校、學院和學科的建設發展不斷作出貢獻。2020年,李軍作為主要成員獲得了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會提出的一系列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是我們下一步開展科研教學工作的重要指引。更好實現綠色發展,咱們重任在肩。一起加油!”李軍對未來充滿信心。
行走在改革開放前沿的南粵大地,穿梭在發展活力涌流的粵港澳大灣區,像李軍一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奮斗者們,在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后,都難掩心中的激動與振奮。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廣州南站客運二車間技術員丁非表示,在廣州南站工作十年來,自己見證了京廣高鐵、廣深港高鐵等線路開通運營,這些線路極大方便了人們出行,有力促進了大灣區經濟發展。“今后,我將在崗位上帶頭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踐行‘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奮力跑出當代青年的好成績。”
“認真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后,我深受觸動。在工作中,我們項目黨員先鋒隊先后完成了多個污水治理工程建設,感受到了國家對守護綠水青山的重視,見證了我國生態環境的重大變化。作為黨員,我們要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緊跟時代步伐,為守護碧水藍天、提升民生福祉貢獻更大的力量。”中建鐵投汕尾水務項目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方幼林說。
(本報記者吳春燕王忠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