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輕撫大地的時候,梁愛珍和團隊成員們已經坐上車,飛馳在前往農安縣合隆鎮陳家店村的路上。車窗外滿目金黃,颯颯秋風傳遞來豐收的味道。
他們的目的地是陳家店村的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示范區。早晨從長春出發,晚上從陳家店村返回,這條路梁愛珍團隊不知道走了多少次。
梁愛珍是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黑土有機碳與保護性耕作學科組組長、黑土區農業生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自2021年開始,他們以用好養好黑土地為目標,通過關鍵技術示范、集成、研發、驗證、推廣,因地制宜構建薄層退化黑土區土壤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技術支撐體系,提升黑土地力和糧食產能,打造吉林省生態農業創新發展新模式。
“大家看,我帶來什么寶貝了!”一到示范區,團隊成員黃丹丹就從包里掏出一部老人專用手機。“這樣音量就杠杠的了。”她高興地說。大家都默契地笑了。由于要搶在農民秋收之前完成土壤樣本采集和玉米測產工作,他們不能在單位集中收看黨的二十大開幕會。于是,他們決定一邊在田間干活,一邊用手機收聽開幕會的盛況。
沃野千里,一片金黃。目前,黑土有機碳與保護性耕作學科組已經在陳家店村建設了1000畝核心示范基地,并在農安縣建立了兩個主體技術千畝輻射基地、43個黑土地保護利用示范村,為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到達基地后,大家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快開始了!”從田地一端傳來成員陳學文的提醒。大家趕緊拿出手機,認真收聽起來。“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總書記的話音剛落,大家就激動地鼓起掌來。“我怎么覺得總書記就是對咱們說的呢!”“接下來我們就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干!”團隊成員們激動地說。
結束一天的工作,梁愛珍和在公主嶺、梨樹、遼河源示范區的團隊成員線上交流了感受。她說,作為從事黑土地農業生產的科研工作者,我們要始終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肩負起保護黑土地的重要使命,筑牢大國糧倉,端牢自己的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