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陳華軍夫婦收到了長春市綠園區普陽街道西安花園小區的感謝信。感謝他們夫婦在一個半月的抗疫志愿服務中,為社區疫情防控付出的辛勞和獻出的愛心。
陳華軍是吉林省減災備災中心的一名工程師,妻子張春蓉是省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長春市本輪疫情暴發后,陳華軍與妻子一起,第一時間到所在的西安花園小區報名做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線。
西安花園小區是分三期建設的較大小區,疫情高峰期間,周邊連續出現多個確診病例,多個小區被確定為封控區,導致他們所在小區的防控態勢日趨嚴峻。由于社區人員緊張,陳華軍所在的15人的志愿者團隊,承擔了1期2至12棟約500戶居民的志愿服務任務。
夫妻同時請纓出戰,那不僅僅是不辭辛勞、不畏風險,更是克服巨大困難的舍小家、顧大局。
陳華軍夫婦有一個10歲的兒子,小學4年級,正是淘氣的年齡。“我們身邊沒有老人幫忙,最大的困難就是孩子需要有人照顧。但是社區缺人手的時候,我們也只能跟孩子說一句‘你自己在家里上網課,別玩電腦。’然后,我倆就出發了。”
“克服困難才能戰勝疫情,這是特殊時期我們每個黨員都應該有的責任意識。”看似平淡的一句話,背后則是一家人的付出與奉獻。
“入戶核酸檢測,需要所有能去的志愿者都參加”;“入戶發放抗原檢測試劑盒,請志愿者報名”;“社區組織采購的物資預計晚上10點左右到,需要6名男志愿者幫忙發放”……這期間,微信里的工作安排,陳華軍不敢漏看一條。
從3月16日到4月27日,陳華軍是志愿者團隊中的全勤隊員,也是全能隊員。不論是值崗還是巡邏,不論是核酸檢測還是發放試劑盒,不論是裝車卸車還是物資保供,陳華軍都全程參與,為小區居民服好務,就是他的愿望和目標。
妻子張春蓉也積極出戰,特別是在人手緊張時,主動沖上去,她的熱心和耐心給小區居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大家的廣泛認可。
他們是一對抗疫搭檔,更是一對愛心夫婦。
陳華軍和妻子一起在小區巡邏時,碰到一位老大爺在樓下溜達,他們耐心地勸了半個小時,才把這位老大爺勸回家。原因是老大爺對疫情防控知識不了解,經過他們舉例講解后,老大爺說:“人老了,很多東西不知道,謝謝你們的耐心講解,你們辛苦了,我回家了。”
陳華軍和妻子上樓發放試劑盒時,碰到有獨居老人不會使用,他們便耐心地教他們使用,直到他們學會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