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早晨5時30分,寒意猶在,長春市寬城區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張宇準時來到群英街道北站社區的凱豐路卡點。一盆炭火,一頂帳篷,自疫情發生以來的50多天時間里,張宇和她的同事24小時值守卡點,為凱豐路小區1200多居民站崗執勤,維護防疫秩序,保障生活供給,杜絕了疫情擴散,使得凱豐路小區成為北站社區第一個解封的無疫小區。
從“暫停”到“重啟”,這座城市迎來復蘇,慢慢恢復往日的生機。但解封不解防,在寬城區群英街道北站社區,由15名寬城區委宣傳部黨員干部組成的工作隊,始終堅守在社區防疫工作一線,為居民群眾守護著當前來之不易的防疫戰果。
55天,寬城區委宣傳部黨支部先后轉戰群英街道鞍山路社區和北站社區,在疫情防控的一線戰場,這些宣傳干部化身為保供員、掃碼員、登記員、執勤員……在這個特別“五一”,他們依然堅守在北站社區的各個點位,一如既往地進行著核酸檢測、值守卡點、物資保供、復工復產、信息排查等各項工作,防疫任務一刻都沒有松懈。
按照防疫要求,春城雅苑小區、泰和家園小區今天還要進行三天一次的全員核酸檢測,包保干部于志強和社區網格員早早來到小區,安排醫護人員,運送核酸檢測物資,設置采樣點位,組織居民排隊進行核酸檢測,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居民和這個下派干部早已熟絡,檢測排隊間隙,不時有居民詢問有關點對點通勤、外出購物等政策信息,于志強耐心地為居民解答。4個小時,1580多人的核酸采樣工作順利完成。
北站社區轄區位置特殊,緊靠長春火車站,流動人口數量大,社區有四棟公寓樓,絕大多數是臨時租戶,給疫情防控帶來諸多其他區域沒有的困難。
包保站前凱悅廣場的陳宏偉從物業經理處得到一個信息,小區周邊的小旅店滯留著一個四川的外來務工人員,因為家中突發變故,急需返家。可是,返鄉審批需要一個流程,不知道怎么辦。陳宏偉主動找到這個四川小伙,又聯系社區負責返鄉的工作人員,啟動返鄉綠色辦理通道。5月1日一早,陳宏偉就把《返鄉證明》材料送到他手上,還給他買了一包吃的東西帶在路上。小伙子高興地說:等處理完家里的事情,還要回到長春來工作,這里真是有人情味的地方。
“在這個非常時期,黨員就是群眾的依靠,抗疫,我們責無旁貸。”,這是寬城區宣傳部15名下沉黨員共同的心聲,抗疫一線,他們沒有一個人掉隊,沒有一個人返家。
如今,長春市全域均為低風險區,但是,這些身處基層社區的抗疫人沒有絲毫松懈,依舊奔走于防疫一線,堅守著解封不解防的理念,為居民群眾守護健康家園。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