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源公安深入企業開展安全隱患排查。盧盛春 攝
一直以來,遼源市公安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推動“放管服”改革扎實開展,推動改革創新、推進規范執法,嚴厲打擊犯罪、化解風險隱患為切入點,穩步提升公安機關法治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水平,實現執法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雙提升”,在推動遼源經濟高質量發展中體現更多擔當、實現更大價值,人民群眾得到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為了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遼源市公安局秉持“向細節要質量,向問題要進步”的態度,進一步深化“一門通辦”改革,推動政務服務的“馬上辦、網絡辦、貼心辦”。以推動“一門通辦”改革為核心,優化窗口設置。今年年初,遼源市公安局對全部297個服務事項,開展新一輪“減材料、壓時限、優流程”活動,城區分別在經開、南康、仙城、泰安設立綜合窗口分廳。戶政窗口全面放開落戶限制,放寬民營企業人員落戶政策;出入境窗口增加出入境通辦業務,商定在車輛大廳增設窗口;車輛窗口采取8時辦公、中午不休、晚間延時等方式,每天增加辦公時間2.5小時,保證群眾當日辦結車駕管業務。暢通便民渠道、實現“網絡辦”。結合工作實踐,對前期平臺優勢服務項目進行認真梳理,匯總駕駛證補換領、申領車輛免檢標志、居民身份證兩年內丟失補領等一批平臺優勢服務事項,網辦窗口開啟全天候服務模式,快受理、快辦結、快郵寄,累計辦理車輛、駕駛人補換牌證等業務2.78萬件次,為群眾提供郵寄服務990件次。助力企業發展、實現“貼心辦”。針對企業復工復產現實需求,采取“足不出戶網上辦、部分業務延期辦、緊急業務上門辦”等利企措施,各窗口分別設置民營企業“綠色通道”,引導企業員工通過“互聯網+公安”綜合服務平臺、“交管12123”APP,對急需用證的復工企業、人員開通綠色通道,實現服務事項快速辦理、郵寄送達。疫情以來,累計辦理涉疫服務1824件次、上門服務17件次,群眾滿意率100%。
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土壤,遼源市公安局重點圍繞全市重點項目、產業目標,全力構建新型治安防控體系,對全市50戶重點企業、42戶規上企業等單位,屬地公安機關都建立了定點聯系制度。參照治安保衛重點單位安全防范標準,幫助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指導幫助重點企業等內部單位深入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夯實“1、3、5分鐘”快速反應機制,科學合理規劃部署巡控點,加強園區周邊巡控統籌調度。嚴厲打擊涉企案件管控。壓降涉企經濟類案件,重點打擊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金融詐騙、合同詐騙、惡意逃債、抬高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的高利轉貸,金融票據買賣等,共破獲涉企經濟犯罪案件2起,挽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破獲涉企類案件2起,破案率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抓獲涉企犯罪嫌疑人2名,有效優化了全市營商安民環境。優化智慧交通服務項目。鞏固市城區主要道路精細化規劃組織成果,建好用好智慧交通管理系統;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支隊持續開展“僵尸車”、違法停車整治,治理城市街路、商圈、市場和學校周邊停車秩序。全力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聯系對接企業58家,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36件,研究出臺《“全面助企護企 服務復工復產”12條措施》,相應各部門也分別出臺保障復工復產措施,主動從專業角度幫助企業制定具體復工方案16個,為全市企業復工復產打下了堅實基礎。交警部門立足全市交通實際,針對企業復工復產員工返崗、車輛出行、運輸保障等業務需求,主動研究解決企業靜態期間車輛出行、原材料車輛運輸等問題。
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環境,加強說理執法措施落地,加強依法免責免罰清單落地,加強企業合法權益保障落地。全力開展“法制千警閱萬卷”活動,加強警情監督和受立案監督,對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各類報警求助,嚴格落實首接責任制,做到有警必接、接警必處、有案必查,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優質的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