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黎?有這么個事,這不是黨的二十大開完了嘛,我的老媽想學習會議精神,你看看,能不能幫幫忙?”
10月30日一大清早,長春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福祉街道中信社區黨委書記聶黎黎剛坐到辦公室,就遇到居民高原大叔的求助。
最近,陸續有社區的老年人表達了想要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想法,如何讓他們方便快捷地學習,成為聶黎黎心頭最緊要的一件事。
“有的老人行動不便,有的老人看書久了會眼睛不適,利用社區移動圖書館,為大家提供黨建讀物有聲書,一定能滿足大家的需要!”
沒幾天,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的宣傳板就立在中信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的一樓。
“掃描二維碼,無需下載任何軟件,即能在線‘閱讀’!而且還更新了自黨的二十大以來一系列學習資料。”在服務站大廳,聶黎黎向路過的居民詳細介紹。
沒有成排的書柜,也沒有堆積的書籍,一面墻加若干個二維碼就是一座圖書館。聶黎黎還把有聲圖書館的二維碼轉發至社區群組,動員大家多聽、多學。
“有聲圖書館,太適合老人了,又增加了生活樂趣!平時做家務就可以聽,現在就把黨的二十大報告分享給大家!”社區的微信群里,太極隊隊長劉淑梅說。
“這回我和老媽在家就可以邊聽邊學黨的二十大精神了,多虧黎黎給我們解決了難題,讓我們體驗到這么新穎便捷的學習形式。”高原也在微信群里這樣回復。
有聲圖書館可將自己喜歡的內容與朋友分享,多人可同時收聽一本書籍,大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從以往的定時學、集中學,向隨時隨地學、自主學習轉化,切實滿足了社區群眾的個性化閱讀需求。
線上閱讀學習的同時,聶黎黎利用黨建經費,為居民購買了不同種類的黨建讀物。包括黨的二十大報告單行本、《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和《黨的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等,社區居民可隨時借閱。對于行動不便的群眾,工作人員還可送書上門。
如今,每逢周末,中信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的黨員活動室內一派熱鬧景象。“黨的二十大召開時,我們就在這看直播,現在學習資料來了,我們就在這一起討論學習,老黨員就這點追求和愛好,多虧了社區,滿足了我們的需求!”老黨員孫周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這是我們社區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還要線上線下相結合,采取群眾最喜愛的方式,宣傳黨的政策,讓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同時,也使黨員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利服務。”聶黎黎說。
記者手記:
近年來,我省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不斷提高,如何滿足群眾個性化需求成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面臨的新挑戰。
記者深入社區采訪時,看見很多老年群眾活躍在社區,老有所樂,老有所為。他們講述的社區工作者貼心負責的故事,讓記者深受感動。解決好群眾家門口的“小事”,就是社區工作者心中的大事。社區服務工作不僅要干好,更要干巧。同時,不僅要辦好事,更要提升群眾的滿意度,交出群眾滿意的“成績單”。這就需要我們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以獨特新穎的融合服務為手段,開拓思路,精準服務,整合社會資源壯大公共文化服務力量,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需求的獲得感和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