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從本質上要求我們必須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屬性,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這一論斷深刻地闡釋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科學性和先進性,為我們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新征程上,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活力,這對于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科學民主,有其強大生命力。從理論上看,全過程人民民主源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民主觀。馬克思主義認為,民主制是人民的國家制度,在民主制中,國家的基礎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人民大眾,國家制度本身就是一個規定,即人民的自我規定,無產階級民主政治要求國家由人民管理,并要服務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推動人民民主發展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把民主的價值和理念進一步轉化為科學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體現實的民主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不斷發展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煥發勃勃生機。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重大理論的提出,豐富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理論,集中概括了黨領導人民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主政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深刻闡明了中國式民主的鮮明特色和顯著優勢,為新時代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指引。今天我們實行的全過程人民民主,讓人民群眾親身參與民主全過程,切實保證人民真正當家作主,正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民主觀中國化時代化的生動呈現。從歷史和實踐上看,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繼承了人類民主的政治理想,而且豐富了社會主義民主的科學內涵,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民主的新形態。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人民群眾經歷了與奴隸主階級、封建地主階級、資產階級的無數次殊死搏斗,雖然爭得一些權力,但最終還是沒有得到真正的人民民主。馬克思主義認為,權利永遠不會超出社會的經濟結構以及由經濟結構所制約的社會文化發展,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資本主義社會,其所謂的民主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的民主,在人類民主發展歷史上,只有把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最高目標,才能體現人類最高層次的民主。社會主義民主遵循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指導,把人的權利作為民主的實質,全過程人民民主不僅體現了人類共同的理想追求,而且以民主的人民性為價值目標,發展、完善了社會主義民主制度,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屬性。我們的全過程人民民主深深扎根于中國社會土壤中,是我國人民民主的最新發展,具有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顯著特征。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廣泛的民主。人民群眾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全過程,是中國式現代化民主政治制度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結果。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先進性不僅在于它豐富和充實了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具體實現形式,更在于它創新了民主活動內容和實踐途徑。全過程人民民主是全體人民共同參與的、各民族共同享有的,全面覆蓋不同地域、不同領域、不同層級、不同群體的民主體系,它的廣泛性具有鮮明的時代價值,是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有效制度保障。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民主是目的與手段的統一。全過程人民民主秉持無產階級民主的原則,有著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完整的參與實踐,有效地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體現到黨治國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來,體現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各項工作上來,體現到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實踐中來,致力于解決人民群眾需要解決的問題,使人民群眾有更真切、更實在、更直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釋放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巨大優越性。
全過程人民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以人民至上為價值理念,面對社會主義民主發展到新階段,廣大人民群眾政治參與的新需要新訴求,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人民的主體性、落實人民的權利、彰顯人民的尊嚴,積極地把人民意志納入制度和規范,全面發展協商民主,積極發展基層民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構建了多樣、暢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保證人民群眾在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過程中充分發揮主人翁作用。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高效管用的好民主。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先進性和優勢,是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作為政治文明的新形態,勾畫出了人類文明的新圖景,提升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文明功能。它克服了西方自由主義民主相互掣肘、低效率等不文明的種種弊端,開創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新境界,一定會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前進道路上得到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