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剛剛結束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加快建設生態強省,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吉林以生態強省建設為引領,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統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空氣質量躋身全國第一方陣,生態環境狀況指數連續18年達到良好水平。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眼下的吉林,雖說是冰天雪地,然而生態文明的綠色答卷卻是熠熠生輝。截至2022年11月,全省重點流域國家考核斷面(點位)的優良水體比例為78.9%,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高于國家年度考核目標3.7個百分點。吉林重點圍繞重點流域111個國考斷面,按照“一河一湖一策”“一斷面一策”,全面推進水環境治理與修復,打好碧水保衛戰創有監測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再向前追溯到7月和8月份,吉林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100%,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2022年11月,吉林省組織開展2022年度生態強省建設督導幫扶工作,緊緊圍繞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安全,推動地方進一步提高綠色發展站位。一個月時間里,環保產業發展乏力、工業企業環保設施升級改造等61項具體問題,逐一明確解決措施,形成了一張清單和一套幫扶建議。持之以恒地糾錯整改,讓污染大戶火電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總裝機容量達到了1,466萬千瓦,占全省總火電裝機容量的86%。
按照火電行業的治理思路,吉林省爭取在“十四五”末期,實現鋼鐵水泥超低排放改造的全覆蓋。從秸稈全域禁燒到強化燃煤污染、工業企業污染、揚塵污染、移動源污染管控治理,全省大氣超低超凈排放管控,已經延伸到末梢神經。與此同時,吉林多策并舉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將全面開展生態示范創建納入推進生態強省建設的考核指標體系,全域推動創建工作。
日前,撫松縣獲評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這是當地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之后,再次榮登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光榮榜”。坐落于長白山腳下的撫松縣,素有“長白山立體資源寶庫”之稱,當地通過技術創新、結構優化、思路轉變,成功打造出以人參、礦泉、旅游為主導的綠色產業體系。 2021年,撫松縣綠色產業產值達到85億元,占全縣GDP比重的73%。
目前,全省共有14個縣市區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共同描繪出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吉林畫卷?!凹炙{”的顏值越來越高;“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的生態特色越來越鮮明;“長白山、查干湖”兩個生態根基“地標”更加穩固。莫莫格、向海、查干湖、波羅湖四大生態板塊更加俏麗;十年綠美吉林行動、林草濕生態連通、萬里綠水長廊、“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重點生態工程力度更大。今天的吉林,正以更加扎實的舉措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生態環境底色更加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