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50項民生實事”“城鎮新增就業23萬”“加快推動3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新建100個鄉鎮(街道)社工站”……政府工作報告中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承諾,飽含著濃濃的民生情懷,讓全省人民有了更多期待。
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過去5年,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加大民生事業投入,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民生答卷:城鎮新增就業168.69萬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別增長6.1%、7.8%,人均預期壽命居全國第10位,社會保障從制度全覆蓋跨越到法定人員全覆蓋……吉林人民獲得感滿滿、幸福感多多。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推動吉林全面振興的關鍵一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尤為重要。政府工作報告廣泛征求民意,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一張更有時代特點、更具體、更實在的民生試卷應運而生。
認真答卷,答好試卷,要突出“實”字,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制定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工作成果及時和老百姓見面、對賬;要突出“準”字,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要突出“恒”字,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為后人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推動為群眾辦實事常態化、長效化,讓群眾獲得感更加充盈、幸福感更可持續。
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以釘釘子精神答好民生試卷,把紙上承諾變成現實成效,讓人民的生活更有品質、更有品位、更有奔頭,我們就一定能在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匯聚更加磅礴力量,共同創造更大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