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吉林省圖書館大廳里一派喜氣洋洋,人氣十足。火紅的春聯、吉祥的“福”字,大紅燈籠高高掛,承載著暖暖的祝福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春節的氣息愈發濃厚,濃濃的“年味兒”撲面而來,廣大群眾和讀者以極大的熱情參與著2023年吉林省“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集中送文化活動。
本次活動由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吉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吉林廣播電視臺主辦,吉林省民間藝術團、吉林省曲藝團、吉林省交響樂團、吉林省戲曲劇院京劇團、吉林省戲曲劇院吉劇團、吉林省歌舞團、長春演藝集團雜技團,吉林省書法家協會、吉林省民間藝術家協會、吉林省圖書館、長春市委宣傳部承辦。開展送演出、送春聯、送“福”字、送民間工藝,舉辦民俗圖片展、民俗講座、猜燈謎等活動,為廣大群眾奉上一道道內容豐富的文化大餐,營造了歡樂祥和、喜慶熱烈、文明進步的節日氛圍。
在吉林省圖書館一樓大廳,一道由群眾“點單”的文化大餐正在送上。前來求春聯、“福”字的居民絡繹不絕,他們可以自選語句、任選書體,韓戾軍、蘇顯雙、張健平、趙小寧、李樹君等書法家們都會用心用情滿足大家需求。鋪紙研墨、潑墨揮毫,筆走龍蛇、行云流水……一會兒功夫,一副副寓意著平安幸福、吉祥如意的春聯,散發著清新墨香呈現在大家眼前。居民楊丹丹收到書法家親筆書寫的春聯和“福”字后小心晾干收起,“這是一份珍貴的禮物和祝福,我要貼上它和家人一起過個吉祥年。”
除了書法家們在忙碌,民間藝術家們也帶來了自己的獨家技藝。閆雪玲、高敏、徐曉雪、馬國俊、邱景鵬等民間藝術家們為居民現場制作剪紙、鉤編、繩編、糖畫、鐵藝編織、葫蘆烙畫、泥塑等傳統民間工藝品,深受大家喜愛。居民們拿到富有創意的鐵藝編織,喜上眉梢;學生們拿到精巧的中國結和鉤編的花朵,愛不釋手;大爺大娘則紛紛將剪紙藝術家送給他們的剪紙作品興奮地彼此展示,邊念叨著回家要貼到哪里最好看;一串串糖人也是惟妙惟肖,其形栩栩如生,其味甘甜如蜜。“剪紙真是太神奇、太有趣了,沒想到不對稱的圖形也能剪出來,還剪得這么好看,我要把它貼到我房間的窗戶上!”9歲的劉紫旖小朋友說。
在大廳的另一側,吉林省圖書館征集了很多東北春節年俗文化圖片,在一樓大廳進行展覽展示,并開展了有趣益智的猜燈謎活動。在猜燈謎處,大家仔細研究燈謎,體驗猜謎的樂趣。與此同時,省圖書館邀請民俗專家施立學,在多功能廳開展了中國節慶民俗專題講座“東北過大年”,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
在吉林省圖書館音樂廳,2023年吉林省“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惠民文藝演出正火熱上演,省民間藝術團、省戲曲劇院吉劇團、省曲藝團、省歌舞團、省交響樂團等以聲抒懷,以舞傳情,共同獻上了一臺內容豐富、亮點迭出的文藝演出,喜迎新春。
隨著喜慶歡快、具有濃郁東北風情的二人轉小帽聯唱《關東情》,演出拉開帷幕。隨后,由各院團精心編排的節目接連上演。快板《天安門前看升旗》慷慨激昂,振奮人心;歌曲《冰雪時光》浪漫夢幻,令人沉醉;室內樂五重奏《新春樂》《春節序曲》節奏明快,韻味十足;京劇《沙家浜》片段“軍民魚水情”旋律經典,余味悠長;雜技《花壇》驚險刺激,盡顯視覺之美;相聲《笑語歡歌》包袱滿滿,妙語連珠,令人忍俊不禁;魔術《飛翔》出神入化,技藝精湛,令人眼前一亮;吉劇《三請樊梨花》選段“喜堂”以一場熱熱鬧鬧的古代婚禮,營造了歡快的氛圍,百轉千回的吉劇曲調久久回蕩。在歌曲《舉杯吧朋友》中,演出落下帷幕。整場演出氣氛熱烈,觀眾熱情高漲,臺上臺下互動頻頻、掌聲陣陣,歡樂一片。
據悉,2023年吉林省“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由吉林省委宣傳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吉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吉林省作家協會、吉林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省、市、縣三級聯動,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文化文藝活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引導廣大文化文藝工作者面向基層一線、深入人民群眾,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以高質量的文化活動和藝術作品,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文化自信、精神力量。
截至目前,全省舉辦了《孫安動本》線上展播、民族音樂會《國樂飄香》線上展演、送演出下基層、省文化館文化惠民演出、送文化下鄉、“翰墨飄香賀新春、迎春送福暖民心”“送福進萬家、歡樂中國年”“線上戲曲、兒童劇展演及美術展覽”“玉兔迎春、揮墨送福”“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送書下鄉”等活動800余項,全省還將陸續組織文化文藝小分隊依托基層文化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及惠民文化服務項目600余項近萬場活動,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