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是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鮮亮的底色,紅色文化是中華文化獨特而鮮明的標識,是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偉大斗爭中孕育而成的寶貴精神財富,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是我們傳承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寶貴資源和生動教材。習近平總書記對傳承紅色文化高度重視,強調“要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紅色資源”“增強表現力、傳播力、影響力,生動傳播紅色文化”。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作出部署。我們要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悟紅色文化價值意蘊,讓紅色文化在新征程上煥發時代光芒,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確保紅色江山后繼有人、代代相傳。
用紅色文化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愛國,是人世間最深層、最持久的情感,是一個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最堅定的弘揚者和實踐者。百年風雨歷程,我們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是愛國主義的偉大實踐,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見證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現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匯聚成我們黨的紅色血脈。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紅色文化承載著黨領導人民的奮斗足跡,記錄著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和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輝煌篇章。紅色文化和紅色豐碑,可視可聽可歌可誦,要通過參觀革命遺址、觀看紅色展覽、聆聽紅色故事等形式,接受熏陶,強化學習,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做愛國主義的堅守者和傳播者,把個人抱負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用崇高使命感和強烈責任感主動為國擔當、為國分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用紅色文化鑄魂育人。紅色文化中蘊含著我們黨的立黨之基、血脈之本、情感之根、智慧之庫和力量之源,其時代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強化其教育功能,使之成為教育人、激勵人、塑造人的重要資源,對于不斷引導干部群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明確人生價值、筑牢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義。要用紅色文化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精神之“鈣”富足,才能更好地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我們黨一百多年的奮斗歷程中,無數中國共產黨人為了理想信念頑強拼搏,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涌現出一大批為追逐信仰之光而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他們是捍衛理想信念的楷模,是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牢固樹立“革命理想高于天”信念的典范。應持續創新形式、拓展載體,運用新技術、新媒介將相關的人、事、物元素充分結合、熔煉一體,把紅色基因活化為可視、可聽、可讀的紅色文化產品和精神食糧。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用紅色文化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牢記初心使命,守護好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保持趕考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自覺,在前行路上經受住各種考驗,創造新業績。要用革命文化滋養和充盈百姓精神世界,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作為人生志向,爭做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用紅色文化涵養奮斗精神。紅色文化飽含著我們黨不屈的革命精神、高尚的為民情懷、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揭示了黨以不懈奮斗不斷取得勝利的深層次文化原因。新征程上,我們肩負著艱巨繁重的任務,會遇到艱難險阻,會面對驚濤駭浪,要把紅色文化資源轉化為精神力量,從黨帶領人民進行艱苦卓絕斗爭的奮斗歷程中領會奮斗的內涵,從歷史敘事中感悟奮斗精神。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用紅色文化涵養奮斗精神,始終保持政治上的堅定性、思想上的先進性,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砥礪前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