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健康產業是通化縣的支柱產業。近年來,通化縣大力開展建鏈、補鏈、延鏈、強鏈行動,激發“鏈”式效應,為醫藥健康產業快速崛起蓄積強勁動能。這是通化安睿特年產100噸重組人白蛋白產業園項目航拍照片。本報記者 丁研 攝
國產第一支重組人胰島素誕生地、遠近聞名的醫藥強縣;先后被評為國家火炬中藥特色產業基地、全省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先進縣等;2022年,全縣醫藥健康產業實現產值45.8億元……
審視通化縣經濟發展版圖,醫藥產業無疑是最耀眼、活躍的一極。
探究背后,則是一場以醫藥健康產業強縣為自覺追求的生動實踐。
善弈者謀勢,善謀者致遠。推動醫藥健康產業不斷提質增效,通化縣立足優勢、靶向發力、全鏈發展,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醫藥健康產業“花繁成景”。
發展之變:揚優聚勢,力塑產業前沿新高地
生物醫藥產業是創新驅動發展的重點領域。
到通化縣尋“醫”問“藥”,記者第一天就感受到了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創造的強勁脈動。
在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注射劑生產車間,生產線高速運轉,系列人胰島素、甘精胰島素、門冬胰島素等產品正以每天30萬支的速度高效生產。
“我們完成了對人胰島素與胰島素類似物速效、基礎和預混系列產品的全面覆蓋?!备S生產總監李慎東到車間看生產,搶占生物醫藥技術和產業的制高點,企業不凡的“體格”“體質”,讓人豪氣頓生。
作為我國第一支重組人胰島素的誕生地,通化東寶擁有20多年胰島素研發、生產和銷售經驗,2022年營業收入27.78億元,先后榮獲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躋身“2021年度中國醫藥工業百強系列榜單”。
多年來,企業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豐富產品線和創新藥管線,新產品不斷上市。
“GLP-1RA利拉魯肽注射液和口服降糖藥恩格列凈有望于今年年內獲批上市。公司將持續加強自身創新研發能力,加速開拓國內與海外增量市場,雙輪驅動推動高質量長遠發展。”通化東寶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遲軍玉說。
產業發展離不開項目支撐。
打造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通化縣一批批科技含量高、投資規模大、市場前景好、帶動效應強的高質量項目落地生根。
在總投資30億元的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重組人白蛋白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集研發和制造為一體的產業園雛形已現。
作為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重點扶持的創新企業,通化安睿特致力于研發國家一類新藥“供注射用重組人白蛋白”的產業化開發及規?;a。
“重組人白蛋白技術填補了世界空白,對全球生物制藥技術都是一個突破。項目預計明年1月份實現達產,預計年產值可達40億元?!惫境崭笨偨浝項顫嬖V記者,生物醫藥是通化縣重點培育的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這讓企業發展信心倍增。
既要參天大樹,也要郁郁成林。
以東寶集團、安睿特、安宇、華夏集團等為代表的醫藥健康企業實力雄厚;以華夏、白山、振國等為代表的中醫藥企業不斷壯大;重組人胰島素、振國抗癌中藥、苦碟子注射液等產品享譽中外……
得益于一個個醫藥企業的有力支撐,通化縣醫藥健康產業基礎日益夯實,更多新業態、新技術、新平臺在此孕育成長。
資源之變:堅守道地,厚植產業發展新基礎
藥材好,藥才好!
“藥材講究道地性,只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自然環境滋養,才能生長出最道地的藥材?!币劳泻头糯筚Y源稟賦,通化縣森通實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史俊清帶記者在山野鄉村間尋寶。
舉全縣之力發展道地藥材產業,綠水青山環抱中,通化縣國家紅松儲備林鄉村振興產業融合一體化項目星羅棋布,山地、林間正孕育著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品質道地。
“紅松林間,我們套種中藥材,采取仿野生種植方式,不多加人工干涉,提升藥材品質。目前該項目全縣種植面積達1萬畝,栽種十幾個中藥品種。”史俊清告訴記者,該模式不僅能長出好藥材,還能育出好種子,滿足當地藥企需求、節省采購成本,供應全國各地。
人參是通化縣的形象名品,更是產業名片。
如何主動融入、全力助推全省打造千億級人參產業?
通化縣圍繞標準化種植、精深加工、打通市場、科技創新等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探索,正致力打造全國最大的人參倉儲交易中心。
探訪計劃投資20億元、規劃面積810畝的通化快大人參產業園發現,通化縣人參全產業鏈建設已然開啟。
“人參產業園入駐商戶716戶,電商達到560戶,每天大約發出快遞1萬多單,現已形成‘四大板塊一個平臺’產業布局。2022年,園區實現交易額62.3億元?!辈混车某煽冏尞a業園副總經理張德武十分自豪。
行走在產業園里,參香濃郁。種植、加工、銷售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改變了過去人參產業生產規模小、產品附加值低、無序分散經營的狀況。
“努力提檔升級轉型發展,我們正加快實施通化電商人參產業園、共享工廠、云倉儲物流等7大重點項目。”做產品、建渠道、樹品牌、增效益,張德武目標堅定。
加快綠色產業創新,做大醫藥健康產業基礎產業。目前,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約13.8萬畝,種植品種近30種,藥香蘊新機。
升級之變:發力奔跑,打造產業發展新生態
好風憑借力!
縣域發展醫藥健康產業,人才、技術、資金上并不占優勢,通化縣何以實現躍升?打造更加優越的產業發展生態!
結合企業經歷,楊濤說出了原因之一:“對于我們這種高科技生物制藥企業來說,高素質人才需求量非常大??h里積極幫我們對接高校、招引人才,企業員工從8年前的30多人,已經擴充到了300多人?!?/p>
為企業聚才引智,通化縣活用人才政策、筑巢引鳳,加大應用型、復合型、技術型人才培養,加速高質量科技成果引進、落地、轉化,持續推進創新人才引進工程,提升縣域經濟社會創新發展能力。
實現人才和產業的“雙向奔赴”,全縣現已培育8個重大科技項目研發人才團隊,柔性引進科技專家20余名。
迎來醫藥“智造”大時代,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在于創新。
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通化縣“攜企入校”,先后與中科院、中醫研究院等10余所省內外高校達成產學研合作,圍繞中藥材規范化種植、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等領域,申報各類科技發展計劃項目60余項,成功立項20余項。
暢金融“血脈”,強經濟“肌體”。今年,針對訂單多、資金少的企業,組織農業銀行、海科農商行等10家金融機構,深入企業開展實地政銀企意向對接活動。
“每走訪一處企業,金融機構工作人員都會參觀企業的廠房、生產線和新建項目等,介紹相關信貸政策、信貸產品,對企業提出的融資需求和問題,現場給出融資方案、具體建議及解決措施?!蓖ɑh工信局金融辦工作人員金瑋說。
用“全心全力”換企業“信心滿滿”,通化華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鄒敬韜感受頗深:“縣里有好藥材,節省了采購成本;金融服務進企業,助力我們易地搬遷項目順利實施……利好環境和政策,讓企業發展如魚得水。”
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道地藥材穩量提質、倉儲交易擴容增量、聚力突破蓄積動能……一路行來,通化縣醫藥健康產業,創新,執著而堅韌;發展,敢闖而勢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