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們常??梢钥吹结t護人員在社區、地鐵站、公園等場所為群眾免費測血壓、血糖,提供健康咨詢服務,群眾也非常喜歡這種形式,問診臺總是擠滿了人。為什么義診這么受歡迎?它又有哪些“益”?帶著這些疑問,記者來到了義診現場。
鏡頭一:家門口就能看“專家號”
“本打算過一陣兒去長春找專家看病的,沒想到今天專家就來到了家門口的醫院,還不用掛號,真是太好了!”65歲的張淑麗激動地告訴記者。
張淑麗之前體檢時發現甲狀腺有多個結節,本想去吉大中日聯誼醫院甲狀腺外科看看,但她不會在手機上掛號,一個人去長春又不熟悉路,只能等女兒休息帶她一起去??膳畠好τ诠ぷ鳎簿鸵煌显偻?。
5月13日,吉大中日聯誼醫院義診專家團隊來到遼源市人民醫院開展醫聯體義診活動。
張淑麗得知消息后,一大早就來排隊了。“剛才專家說我的情況不嚴重,定期在當地醫院復查就行,不用再折騰去長春了!”張淑麗說。
吉大中日聯誼醫院醫務部副主任趙航介紹,醫院不僅會根據省內各基層醫院的需求,定期安排專家到各地醫院開展義診活動,還會對基層醫護人員開展技術幫扶,讓更多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在基層,尤其是在偏遠的農村地區,也許一張價格高昂的車票、一個掛不上的專家號,就能左右病人“是否去就醫”,就能阻礙其通往“健康”的路。而義診,恰好能讓群眾在家門口免費與專家對話,省時省力又省錢。
鏡頭二:讓疾病防治“關口前移”
5月16日,在吉林省腫瘤醫院到長白山中心醫院開展義診活動的科普宣教現場,專家們正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群眾講解早期肺癌、甲狀腺癌、宮頸癌會出現的癥狀以及生活中應如何預防,群眾們聽得很認真,時不時還拿起手機拍下要點。
46歲的李凡英拍完預防宮頸癌的要點后,立即將照片轉發到了她的“閨蜜群”?!斑@場義診真是沒白來,不僅免費做了篩查,還學到了很多醫學常識。”李凡英說,“剛才聽專家講,才知道病都是一點點積累的,所以要及時治好小病,省著拖到大病遭罪不說,花錢還不少!”
義診中,醫生不僅盡到治病救人的義務,還發揮了科普宣教的“社會功能”。為了能讓群眾更容易了解和記住疾病預防知識,省腫瘤醫院的專家們在開展義診前可是做足了“功課”,他們將深奧的醫學原理用形象生動的比喻、輕松易懂的語言像講故事般為群眾進行科普。
“科普宣教講得有意思,群眾自然就能記得住,預防也就更容易做到位?!笔∧[瘤醫院放療二科副主任王冰表示,義診不僅要為群眾看病,更要加強健康宣教,讓群眾了解預防勝于治療,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
治小病、防大病,義診將觸角延伸至基層末梢,讓疾病防治的“關口前移”,為群眾健康筑起重要的守護屏障。
鏡頭三:打造新型醫患關系
“這兩塊糖我一直沒舍得吃,丫頭你拿著!”86歲的周玉香小心翼翼地從磨得有點泛白的手絹里將她珍藏的糖拿出來遞給王宇嬌。
王宇嬌是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護士長,這個周末,她和往常一樣利用休息時間在開展義診活動。這次,她和同事們來到了長春市綠園區的一所養老院。
周玉香正是這所養老院中的一員,王宇嬌為她測量血壓后囑咐說:“天氣開始熱了,您一定要多注意。一定少吃鹽,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吃口飯就吃口咸菜。”
“丫頭,你看這回我血壓低了吧,我可聽你的話了,現在一碗飯就吃兩口咸菜?!敝苡裣阏f。
在前幾次的義診中,周玉香按王宇嬌的囑咐,血壓一直保持得不錯,所以她非常信任王宇嬌。兒子寄給她的糖,她特意留了兩塊給王宇嬌。
在醫院里,患者眾多,醫護人員要想在有限的時間里高效地完成診療任務,只能用最簡潔“有用”的語言告訴患者“處方”后,就看診下一個患者。而義診,醫護面對的患者少,自然有充裕的時間為他們詳細講解,照顧患者患病的情感需求,拉近彼此的距離,讓醫患關系更融洽,醫療救治更順利。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堅持預防為主……提高基層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義診,恰恰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舉措,義診之“益”,不言而喻。
相信未來,義診在我們身邊會更“隨處可見”、頻率更高、科目更全、設備更多,真正實現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免費優質全面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