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經營主體突破16萬戶,占經營主體總數的99.4%,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率和72%的稅收……
翻看民營經濟發展數據,通化市一組搶眼的數據讓記者心生好奇:偏居一隅的山城緣何民營經濟枝繁葉茂?
帶著疑問,在經營主體的感受和聲音中一探究竟,通化市敢為企業站臺、善為企業服務,不斷激發民營企業干事創業活力的傾力之舉,讓記者眼前一亮……
“東北的冬天很冷,但心里真暖!”
“一張營業執照,就能看出變革。”說這話的是從四川到通化開美食店的徐玉蓮。
“來通化創業,很多事情‘一頭霧水’。辦營業執照時,得知我們是外地來的,工作人員熱情指導,營業執照超快到手,全程免費。”徐玉蓮感慨道,“來這里之后感覺東北的冬天很冷,但心里真暖。”
“暖”起來的環境讓徐玉蓮“呼朋引伴”。“喊上老家的親戚,我們已經開分店嘍!”
讓經營主體邁好生存發展的第一步,通化市通過“e窗通”系統,將營業執照、公安刻制公章、公積金繳存等6個環節整合為一,一表申請、一窗領取、一網通辦、一日辦結。
“申請人還可以用手機或增設的注冊自助一體機完成企業開辦,不用到政務大廳就能獲取營業執照。”通化市市場監管局審批辦副主任徐清特地為記者演示了一番。
取消、降低、放寬、增設……采訪中,一個個關鍵詞凸顯出通化“權利做減法,創新服務做加法”的服務理念。
民營經濟經營主體“長勢”好,一方面靠自身生命力,一方面靠減壓紓困。
助企紓困,通化各職能部門攜手上演“跨界服務”。
隨著消費市場加速回暖,通化萬達廣場為了增加客流,向市場監管局入企服務專員提出了將39路公交車終點延伸至通化師范學院的訴求。
通化萬達廣場招商運營副總經理田廣豐說,市場監管局與市交通局溝通后,專門開通一條定制公交線路,由通化師范學院直達萬達廣場,輻射周邊商圈。
“客流有很大提升!獲得感就在這些貼心的服務和利好的政策中!”田廣豐連連稱贊。
不同規模的經營主體,訴求不一樣。普惠式紓困、直達式幫助、拓展式支持……通化市精準發力,打出開展“服務企業年”、實施“學子興企計劃”、暢通“金融血脈”、新建政務服務大廈等一系列組合拳,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看好的就是這片興業沃土!”
“之所以選擇扎根通化,首先是因為作為‘中國醫藥城’,這里產業基礎和優勢得天獨厚。”通化安睿特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楊濤直言,“看好的就是這片興業沃土!”
作為通化市重點招商引資企業,通化安睿特是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重點扶持的創新企業,致力于推動實現重組人白蛋白的產業化。
跟隨楊濤來到企業正在建設的年產量100噸重組人白蛋白原料和制劑生產基地,制劑及質檢樓等已建設完成,預計明年1月實現達產。
“近年來,生物醫藥也是通化重點培育的支柱型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發展信心倍增。”楊濤說,項目投產達效后,預計年產值可達40億元。
改革開放以來,通化民營經濟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變強,與時俱進,是全國第一個“中國醫藥城”、國內著名的“葡萄酒城”,被評為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范城市、全國創新能力百強市等,產業基礎強、發展空間大、未來前景好。
同安睿特一樣,許多民營企業在通化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政策優勢中找到了與自身發展相契合的增長點、創新點,聚力與此,共謀發展。
修正、東寶、萬通、益盛……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通化民營企業中一顆顆閃亮的明珠。
過去,創業就是創新;現在,創新才是創業。
開拓創新,通化一批掌握“獨門絕技”、擁有“拳頭產品”的實力企業逐漸嶄露頭角。
通化建新科技有限公司、通化石油化工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全市擁有5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54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共認定67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企業和產業,如同“車之雙輪”“鳥之雙翼”,相互促進。
不斷推動二者向新的臺階邁進,通化市圍繞“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聚焦實體經濟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新動能培育,構建以“333”工業產業體系、“3+N”服務業產業體系、六大農業龍型經濟為主的產業發展新格局,擦亮中國醫藥城名片、打造“世界參都”、打響中國葡萄酒城美譽、提升國際冰雪城優勢、鑄造紅色之城品牌……
如今,以全產業鏈思維謀劃產業體系,通化民營企業如鳥歸林,并不斷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生機活力。
“有這樣的‘硬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有底氣!”
新時代,民營經濟如何再創輝煌?
面對關鍵一問,通化拋出了深耕“兩個健康”先行區建設的答案。
何為“兩個健康”?即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作為東北地區唯一入選全國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經驗推廣試點城市,通化市出臺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及“關于弘揚企業家精神關心支持企業家干事創業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實施“六大品牌工程”。
實施“紅色通商培育工程”,成立“兩個健康”研究中心、實踐展覽館和實踐基地,建設全國民營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全方位宣傳展示“兩個健康”理論研究與實踐創新成果。
實施“營商環境培優工程”,探索制定《通化市“兩個健康”先行區試點建設促進條例》,建立“親清直通車”,創建“稅商聯動”“十項機制”,成立“民營經濟綜合服務中心”,讓企業家心無旁騖發展主業。
實施“榮耀通商關愛工程”,設立企業家日,連續舉辦4屆企業家節,頒發“英才卡”142張、“法人卡”245張。 “持有‘法人卡’可以享受醫療、交通、教育、司法等多項優惠政策。”暖心之舉,讓域外投資企業、通化利君藥業董事長張付理十分感動,“我一定會扎根通化,為通化發展作出貢獻。”
“產業升級助力工程”推動通化國際醫藥名城建設闊步前行;“健康發展護航工程”助企紓困;“品牌商會建設工程”搭建合作共贏的舞臺……
“有這樣的‘硬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有底氣!”中國通天酒業集團總裁王麗君說。
始終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當作自己人,通化政商關系親清和諧、尊商重企氛圍濃厚。
包容、開放、尊商、重企……如今,錨定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通化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