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情七月,盛夏流光。7月28日,在成都第三十一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歡迎宴會上的致辭中,習近平主席說道:“文明是多樣的,世界是多彩的。青年充滿了活力,應該也能夠以平等、包容、友愛的視角看待和而不同,用欣賞、互學、互鑒的態度對待多種文化。我們要以這次大運會為契機,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譜寫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篇章。”
相約大運會,青春向未來。大運會是規模僅次于奧運會的綜合性世界運動會,也是代表世界大學生最高競技水平的體育盛會。成都大運會是繼2001年北京大運會、2011年深圳大運會之后,中國大陸第三次舉辦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首次舉辦世界綜合性運動會。此次成都大運會比賽共設有12個大項和168個小項,有165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名運動員參加。411名中國大學生運動員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運動員同臺競技,這在展示體育強國成績的同時,也有助于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
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體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是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平臺。數據顯示,我國經常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已超過4億人。在這背后就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實現新的歷史性跨越,世界經濟大國地位全面提升,人均國民總收入實現新飛躍,人民生活水平躍上新臺階,綜合國力躋身世界前列,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加強體育交流,推動文明互鑒。體育在國家外交舞臺上扮演著特殊的角色,也發揮著獨特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體育在國家總體外交中的價值和作用。中國積極參與國際體育競賽和活動,成功舉辦了千余場國際體育賽事。諸如金磚國家運動會、上合馬拉松賽、東盟汽車拉力賽等精品賽事,都有力地促進了民心相通。不斷地密切體育交流,廣泛參與中外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和多邊國際合作機制,在充分彰顯了體育的綜合價值的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中國國家影響力。
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發展體育事業不僅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還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力量。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更應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體育對外交往新局面。成都大運會就有助于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協調發展。這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同時,也有助于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交相輝映,在互鑒中推動人類文明持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