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王秋實 記者王學雷)近年來,寧江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關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戰略決策部署,始終把鄉村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持續加大投入、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建管并重,美麗鄉村建設在探索中發展、在摸索中前行。
研究制定了2023年鄉村振興194項具體任務清單,為工作推進提供有力抓手。結合“千村示范”“百村提升”創建工程,謀劃打造2條人居環境精品環線,環線全長150公里,總投入4億元,覆蓋全區56%(46個)的村屯。統籌推進“六類村”聯建工程,在基礎設施建設、村屯環境提升、特色產業發展、經濟收益提高、鄉村魅力彰顯等方面強勢發力,幾年來,成功打造千村示范村35個、人居環境典型示范村33個、三產融合村13個、庭院經濟村14個、特色產業村12個、綠化特色村12個。
全力推進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率先打造松原市首個“戶分類、村收集、區轉運”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實現“五有”管理機制全覆蓋。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花舞寧江”美化綠化專項行動等,實現農村生活垃圾、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廢棄物的清倉見底。全力推進鄉村產業提質增效,著力打造綠色棚菜生產基地集群,建成市級以上綠色農業基地47個,“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總數達到219個。
圍繞“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特色品牌發展格局,構建一批以庭院經濟、特色種植、集約養殖等為代表的三產融合示范村。充分利用森林景觀、田園風光、民俗文化等特色資源,打造一批以楊家村、農林村為代表的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健康養老、研學實踐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近年來,寧江區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穩步提升,村與村、屯與屯之間道路硬化達100%,農村“五化”水平不斷提升。
以推進網格管理精準化、高效化,按照“網絡全覆蓋、資源共分享、管理無盲區、服務零距離”的原則,健全每20戶一網格的農村網格化管理體系,在全區共設置網格1560個,織密上下貫通的鄉村治理“防控網”,依托網格員實現鄉村日常工作全覆蓋,實現了“人在網上走,事在格中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