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15部入圍影片中,諜戰懸疑動作片《無名》、戰爭劇情片《萬里歸途》和空軍題材影片《長空之王》這三部類型相近的影片曾在上映期間受到觀眾的廣泛好評,也收到了較好的票房成績。
《無名》
影片通過對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奮斗在上海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共特科,在隱蔽戰線與各方勢力殊死較量過程的再現,表現了在走向勝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黨的秘密戰線上那些無名英雄,他們不可取代的貢獻。
影片的非線性剪輯方式導致觀眾在前半程時感覺故事碎片化、亂序,而在后半程隨著角色身份曝光和故事懸念明朗化,觀眾可能發現整體劇情并不復雜。這種敘事方式可能會引發一些觀眾對于導演程耳風格的疑問,認為故意故弄玄虛,但也有一部分影迷喜歡這種拼圖式的結構,二刷三刷甚至網播后逐幀拉片來深入探討影片的細節和線索。黃磊、周迅、大鵬、王傳君、江疏影等眾多明星的出演為影片增色不少。
《萬里歸途》
電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努米亞共和國爆發戰亂,前駐地外交官宗大偉與外交部新人成朗受命前往協助撤僑。任務順利結束,卻得知還有一批被困同胞,正在白婳的帶領下,前往邊境撤離點。情急之下,兩人放棄了回家機會,逆行進入戰區。赤手空拳的外交官,穿越戰火和荒漠,面對反叛軍的槍口,帶領同胞走出一條回家之路。
作為講述中國外交官撤僑故事的電影,《萬里歸途》所呈現的“真實感”引來好評不斷。戰火紛飛的異域城市,艱險重重的撤僑之路,戰亂之下的眾生相......從宏大的戰爭背景落到細致的人物情感,打動著觀眾的心。票房突破15億,也收獲了貓眼9.6高評分。
《長空之王》
雷宇、鄧放等優秀飛行員經過嚴苛選拔正式成為試飛大隊的試飛員。他們在隊長張挺的帶領下,參與到最新型戰機的試飛任務中。他們在一次次試飛任務中與死神過招,只為獲取戰機的最極限數據。高空之上,發動機驟停甚至起火導致飛機失控墜毀。但試飛員們面對任務難度逐漸升級,并未退縮,最終突破極限,順利完成新型戰機的交付任務。
《長空之王》,除了畫面、特效制作方面精益求精意外,還特別注重“真機參演”。在電影中,包括“威龍”殲-20、“潛龍”殲-16、“猛龍”殲-10C等多款我國的新型戰機都實實在在地大銀幕上亮相,特別是殲-20,作為最新一代隱身戰機,讓觀眾們大飽眼福,能夠真實地領略到我國重器的風采,令人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