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首次設置的現代農業展館可謂備受關注,“科技范兒”十足,成為耀眼的“新星”。當傳統農事遇上智能化,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現代農業如何助推農業農村實現華麗蝶變?
走進吉林省現代農業成果展示區,新能源無人駕駛農機展位,分外奪目,引來眾人圍觀拍照。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科研計劃處業務主管黨現什介紹,這款鴻鵠T50電動智能拖拉機是中國科學院開展“黑土糧倉”科技會戰的重要成果之一,搭配智能電控系統和智能無人駕駛作業系統,實現全程無人化“耕種管收”作業,這也是東北地區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智能化農機的發展方向。
智能農機裝備大顯身手,黑土地保護、糧食安全、“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等產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建設成果也格外吸睛。近年來,吉林省堅持把建設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的根本點著眼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上,探索新模式,趟出新路子,取得新突破。
吉林省現代農業成果豐碩,來自江蘇南京的智慧農業也同樣“吸睛”?,F代農業產業園、田園綜合體、智慧農場、無人農場如何規劃建設?高標準農田怎樣實現科學化、精準化、自動化、標準化管理?
中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莉告訴記者,企業在充分考慮各地作物生產的特點和需求的前提下,為其提供解決方案,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數字化管理。無論是提升農田質量,還是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都能以系統化的解決方案為農業賦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為農業產業的升級和轉型貢獻力量。
在蛟河市黃松甸鎮展區,肉嘟嘟的黑木耳、包裝精美的靈芝孢子粉,精雕細琢的靈芝工藝品整齊的擺在貨架上,第一書記“站臺”現場推介,特色農產品“圈粉”無數,在展位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火爆的場景也引來不少媒體的關注?!艾F在正是靈芝孢子粉采收的黃金時期,我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帶來的40斤孢子粉不一會兒就被搶購一空,不少企業前來洽談合作,收獲滿滿。”蛟河市黃松甸鎮黨委書記王秀范高興地向記者介紹。黃松甸黑木耳和黃松甸靈芝作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正搭乘“品牌快車”,走出特色鄉村振興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農業“黑科技”和新裝備不斷沖擊著人們的視覺感官,特色農產品品牌耀眼集結,農業高質量發展繪就一幅幅壯美畫卷,在熱情開放的“北國春城”交融碰撞,成為建設農業強國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