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遼源市區。
參展客商絡繹不絕。
悅耳動聽的琵琶演奏。
國際舞臺大放異彩。
遼源城市形象展位獨具特色。
特色產品“吸睛”不斷。
以開放之姿迎接多方來客,以包容之態積聚發展力量。
8月23日上午,第十四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屆博覽會以“共建東北亞,合作向未來”為主題,實現“線上+線下”融合辦展辦會,為期5天。遼源市充分準備,精心籌備,懷揣合作共贏的理念,為遼源市高質量發展擴大“朋友圈”。
展位里琳瑯滿目的特色產品吸引客商駐足洽談,彩襪和鮮花搭建而成的瀑布流水造型別出心裁,悅耳動聽的琵琶演奏婉轉悠揚,環形LED屏幕上滾動播放著遼源的風景,遼源市正以蓬勃發展的姿態迎接八方來客。
產品展位頻“漲粉”
參展企業忙不停
循著琵琶演奏聲,許多參展客商不約而同地聚集到遼源展位。遼源市素有“琵琶之鄉”的美譽,演奏者的精彩技藝讓現場觀眾不禁贊嘆。
在表演者身后,展臺上擺放著精致的鋁合金工藝品,栩栩如生的“蝴蝶”仿佛隨時可以扇動翅膀;精致的“龍”擺件盡顯工藝匠心,一比一復刻的“大力神杯”展現著遼源市高精鋁產業的精湛技藝,一旁的軌道車體上邊梁產品將遼源市的“鋁業名片”展現在客商面前。
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食品展區。
“你們看,這些都是由雞蛋生產出來的,小小雞蛋還真了不起!”一些游客在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展位前找到了自己的新奇之處,并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糖心鹵蛋、雞蛋白粉、紫菜蛋花湯……一個個雞蛋深加工產品,吸引了許多客商和百姓詢問,不一會兒工夫,就將展位圍成了一小圈。
“有沒有企業宣傳手冊?”“能不能給我介紹一下這款產品?”……隨著人流涌進,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展位負責人謝海霞忙得不可開交,但心里卻樂開了花,不停地將企業宣傳手冊和名片交給客商,耐心地向每一位參展者講解產品情況。
據了解,本屆東北亞博覽會期間,遼源市在吉林館(7號館)共設置總面積360平方米的特裝展位,展位設計以藍白色調為主,整體采取通透式設計,充分體現遼源積極搶抓吉西南承接國家產業轉移示范區政策機遇,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區域經濟新增長點的開放理念。
今年,依據城市優勢產業和展區功能進行了區域劃分,遼源共分設紡織襪業產業展區、農產品加工產業展區、梅花鹿產業展區、醫藥健康產業展區、高精鋁加工產業展區、汽車零部件產業展區、文化旅游展區和洽談接待區。與此同時,將中國襪業名城、中國梅花鹿之鄉、中國琵琶之鄉、中國蛋谷等城市名片元素以獨特的設計形象融入展臺,營造出具有藝術氛圍的視覺感受。
遼源市商務局副局長崔世偉介紹說:“從14日進場到22日建設完成,我們在展位設計上充分融入了遼源特色,用特色園區加特色產品的方式進行布置。襪子采用瀑布流水造型,有著讓遼源襪業源遠流長的美好寓意,環形LED屏幕的設計是從東遼河源頭得來的靈感,象征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中國蛋谷后面的翅膀造型,也是希望遼源的農副產品可以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平臺。遼源市立足新時代,把握新機遇,通過本屆博覽會為發展注入更強動力。”
精心籌備
開放遼源展風采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遼源城市形象展位“人氣旺”的背后,凝聚著全市上下各部門、單位的通力配合、扎實推進的默默付出和辛勤汗水。
為了展示遼源開放、包容的城市風采,遼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第十四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籌備工作,組織召開遼源市執委會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各項參會籌備工作,全市上下通力配合,客商邀請、證件申辦、招商招展、項目簽約、組織參會等各項籌備工作穩步開展、持續推進。
籌備工作部署扎實細致。制定《遼源市參加第十四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工作方案》,成立遼源市參加第十四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籌備工作執委會,明確各成員單位主要職責分工,設立秘書處,確定市商務局負責牽頭組織協調各項籌備工作事宜,統籌推進東北亞博覽會各項工作開展。遼源市商務局分別成立綜合協調組、投資合作組、專題活動組、會議活動組、陪同接待組、媒體宣傳組、后勤保障組、安保防疫組、機關工作組共9個工作組,分線負責對應相關工作的推動落實,全力確保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參會客商邀請有條不紊。充分挖掘境內外客商資源,多渠道、多形式開展客商邀請工作。先后完成客商邀請659人,其中,省內客商399人,省外客商201人,國外客商59人。
重大活動組織有力有序。本屆東北亞博覽會期間,遼源正在進行第十四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開幕式暨第十二屆東北合作高層論壇、中日經濟合作會議、東北亞產業園區對話會、東北亞工商合作論壇、俄羅斯商務日、德奧企業吉林行等9項活動的參會組織工作。為此,遼源充分借助各類會議平臺,廣泛開展對接活動,力促對外合作交流取得新成果。
聚焦特色產業
拓展新發展空間
本屆東北亞博覽會上,充分展示了遼源各企業的特色產品和新技術,但背后牽動的卻是產業蓬勃發展的態勢。
作為東北亞博覽會期間對外開放合作載體,遼源展位精致、簡約、時尚、大氣,在生動展現經濟建設成就、重大項目、重點企業、主導產業和特色產品等發展成果的同時,彰顯出城市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
本屆東北亞博覽會期間,遼源重點圍繞建設吉西南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助力東北地區振興發展,重點在6個產業方面開展合作。農產品和食品加工產業。重點打造禽蛋、梅花鹿兩大集群,培育玉米精深加工、東遼黑豬、柞蠶、食用菌、林果、肉牛六大產業鏈;醫藥健康產業。擁有“梅花鹿+醫藥健康”企業28戶,國家藥品批號868個,生產藥號230個,中藥大品種66個;現代紡織產業。全市織襪企業1200余戶,產品以棉襪為主,擁有襪機等設備4.1萬臺(套),年生產能力35億雙,占全國10%、全世界的5%;裝備制造產業。遼源市是“一主六雙”工業走廊節點城市,工業基礎較好,涵蓋了汽車零部件、采掘機械、選礦設備、立體停車及建筑塔機、糧食加工及農用機械、襪機、鍋爐等領域;綠色載能產業。目前,全市擁有高精鋁、鋼鐵、新材料、新能源相關產業企業20戶。年產高速線材、型鋼等各類高端鋼產品330萬噸,鋁合金擠壓型材35.5萬噸、板帶箔材8萬噸;現代化工產業。重點依托遼源醫藥化工園區、現代中醫藥創業孵化器等平臺,在化學原料藥、生物化工、精細化工等領域尋求合作。
東北亞博覽會,在為產業帶來新機遇的同時,必將為遼源的影響力、競爭力拓展新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