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屆長春農博會,農業氣息濃郁,美麗盡收眼底。圖為強國之路主題展廳內的景觀小品。 本報記者 王萌 攝
①第二十二屆長春農博會,游人如織,景色美麗。圖為沙漠植物園的翡翠盤等植物,盡顯沙漠綠洲的奇觀。 本報記者 王萌 攝
②近日,在第二十二屆長春農博會上,“鄉土吉林·巧姐優品”市集中的各種精美手工制品,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選購觀賞。圖為游客在觀賞手工制品。 本報記者 張野 攝
③第二十二屆長春農博會,世界農業風情園展區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種特色植物。圖為世界農業風情園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欣賞。
④第二十二屆長春農博會,漁業展館設有淡水魚、海洋生物、活體標本、爬行動物以及夢幻水母館等主題展區。圖為漁業展館兩只海豹在水中追逐,甚是調皮可愛,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參觀。 本報記者 錢文波 王萌 攝
立足中國,面向世界;兼容并蓄,博采眾長。
作為全省“三農”工作的重要歷史印記,長春農博會經歷了20多年沉淀積累和創新發展,見證了我省農業農村發展的輝煌成就,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大型農業綜合性展會。
近日,記者走進第二十二屆長春農博會,對本屆展會的新亮點一探究竟。
數字農業
新設備新技術新模式競相亮相
本屆長春農博會立意鮮明深刻,以“發展數字農業、引領產業發展、增強交易功能、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圍繞全省“雙千”工程、黑土地保護利用等內容,突出“四良一智”,展示了現代農業新設備、新技術、新模式,助力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
智能水稻育苗機、無人植保機、移動式烘干機、玉米聯合收割機、免耕播種機、智慧農機終端設備……占地3萬平方米的農機裝備展區吸引了來自國內外300多家大型農機生產企業及清潔能源設備、秸稈綜合利用設備企業參展,展示了耕種收全程農機化配套、儲運加工、農業工程施工等近千臺高性能農機裝備。
“現在農機可以無人作業,省時省力,春種夏管秋收都可以當‘甩手掌柜’了。”農民楊保財一大早趕到長春農博園,直奔農機展區,笑著對記者說,“科技真是太了不起了,只要咱老百姓有需要,都能給研究出來。”
隨著保護性耕作技術在我省落地生根,圍繞保護性耕作各個環節,各企業積極探索研發出多種配套機具。“不管是秸稈全覆蓋還田作業,還是秸稈全株犁田處理,我們帶來的都是今年的最新產品。”展臺前圍滿了前來咨詢的顧客,吉林天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吳強正在耐心地進行逐一解答。
今年,農機具的實物展示從機械化、自動化轉向智能化、科技化。游客在現場選購農機的同時,還能在VR體驗區觀看無人機飛行演示,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身臨其境,感受農機新技術的別樣魅力。
“毫不松懈抓好糧食生產 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占地1萬平方米的優良農作物品種示范區內,綠色糧食作物映襯著紅色巨幅標語,異常醒目。作為東北地區唯一一家“地展展區”,36種玉米和24種水稻集體亮相,游客能夠更直觀、清晰地看到農作物的品種特征和長勢,省農科院專家們還在現場進行講解和指導。
溫室綠色防控、水肥一體化、農業物聯網……長春農博園里,集中展示了驅避植物、物理防治、以蟲防蟲、性誘劑防治等多項防控技術;稻田綜合種養、畜牧無抗養殖、長春農博園自主創新的“五防”溫室等受到農民關注;鄉村宜居樣板間、無水智能生態馬桶、生活污水治理凈化槽等集中展示,引來眾多學習考察者。
常辦常新
新氣象新作為新要求集中展現
與時代同行,與家國同“新”。本屆農博會緊貼現實需求,堅持創新發展,突出自身特色,打造了“強國之路”“振興吉林”等主題展廳。
走進“強國之路”主題展廳,“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配合長城、高鐵等景觀映入眼簾,并以鮮花為烘托,展現出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展廳占地6000平方米,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要展示內容,綜合利用藝術種植、花草扦插、苯板雕刻、糧食繪畫等創意農業手法,精心設計了“青春有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堅持黨的領導”等30余組富有時代特色和藝術氣息的景觀小品,以場景化、沉浸式體驗,再現了十年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與“強國之路”展廳不同,“振興吉林”展廳將視角聚焦到吉林。用樹枝編織的蘑菇,鹿、野豬等動物栩栩如生,鮮食玉米、長白山人參、通化葡萄酒等躍然眼前;長白山、吉林霧凇、蛟河紅葉谷、凈月潭、向海濕地、查干湖等精品旅游景點展現著白山松水、大美吉林。
“今年展廳有很多創新之處, ‘一主六雙’板塊采用了燈體形式,清晰而分明地表達了‘一主’和‘六雙’的輻射區域。”展廳負責人曲嘉介紹,現場還在長白山區域種植了靈芝,首次突出了長白山火山巖區域,通過種植與景觀的相互映襯,體現了長白山區域優美的生態環境。
“互聯網+農業”
新產業新業態新平臺深度融合
打開手機,就能為蔬菜自動澆水、施肥;輕點鼠標,就能讓土特產銷往全國各地。一個個物聯網傳感器,讓作物生長情況以及土壤ph值、墑情都顯示在屏幕上。現如今,“互聯網+農業”為農業工作者帶來了從田間到指尖的深刻變革。
走進國內農業產業及數字農業展廳,吉農云、吉牛云、肉業云、豆業云、益農云“5朵云”平臺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觀看,展示了我省數字鄉村農業生態體系、豆類產業、肉類產業、畜牧產業,賦能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
“吉林省數字農業農村云平臺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土地墑情監測、智慧農機等板塊,實時監控土壤濕度、溫度、農機行進路線,為農民朋友提供農時作業指導。”省農業綜合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項目經理李吉盛說。
今年,我省不斷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現代農業升級換代增添新動能。“打造全國首個元宇宙模式線上展會,通過虛擬現實相結合的智能化場景,讓百姓足不出戶實現線上博覽、交易、體驗、研學等功能。”長春市凈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數局副局長潘玉嬌說。
借助長春農博會的品牌影響力及強大的展會資源,長春農博園打造了“10+365”一站式網上展會交易服務平臺,舉辦“第三屆云上農博金秋購物節”活動,幫助企業拓展在線交易渠道,實現了線下參展10天、線上展示交易365天,全方位打造不受時空約束、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云上農博會”。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未來,長春農博會將加大數字信息化建設,向更加國際化、專業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