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梅河口市深度融入“長遼梅通白延醫藥健康產業走廊”,重點發展生物藥、中成藥、醫療器械、醫用耗材以及特醫食品,全面促進醫藥健康產業全鏈條發展。圖為工人在生產線進行包裝作業。本報記者 王萌 攝
炎炎夏日,梅河口,這座新興的現代化城市,空氣中除了草木的清香外,還有縷縷藥香。
梅河口市是吉林省醫藥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是國家火炬現代中醫藥特色產業基地。近些年來,梅河口與醫藥結緣,梅河兩岸藥香濃郁、藥企交錯。
定位:每縷藥香都芬芳
梅河口地處長白山門戶,是長白山中藥材的集散地。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世紀70年代,梅河口醫藥產業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經過近50年的轉型升級,其企業規模、經濟效益、醫藥產品種類和品種、生產技術、裝備水平、研發能力都穩步提升,陸續形成化學藥、中藥、生物制藥、醫療器械、動物疫苗5個板塊,形成以化學藥和中藥生產為主,生物藥、特醫食品產業多元并進,集種植、生產、流通、研發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
無規模不成氣候。近年來,梅河口借助全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空間布局“長遼梅通白延醫藥健康產業走廊”中心地帶的區位優勢,以打造中國北方食藥健康城為目標,通過政府扶持、招商定位、存量擴張,不斷鞏固和提高化學藥產業優勢地位,形成涵蓋制造、物流、康養全產業鏈的發展格局,醫藥健康產業成長為梅河口的百億級核心產業。
一路走來,梅河口又成功引進四環集團、步長制藥、魯南集團、天衡制藥、吉林萬通等行業領軍企業落戶發展,目前,全市規上醫藥工業企業已發展到17戶。
拓展:每個項目都成長
沿著梅河新區兩側一株株銀杏樹,郁郁蔥蔥。漢語中,“杏林”一詞與“醫藥”相關,寓示了梅河口蓬勃發展的醫藥產業。
而這蓬勃發展的背后,是一張藍圖的徐徐展開——
2016年,梅河口依托原有的省級經濟開發區,啟動了總投資200億元、占地10平方公里的工業新城建設。這為進一步提升醫藥產業的規模效益,促進醫藥企業抱團發展,搭建了平臺,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8年,梅河口醫藥健康產業,被列入全省“一主六雙”區域協調發展空間布局“長遼梅通白延醫藥健康產業走廊”,醫藥產業實現產值76億元,增長26%;
2019年,恒金藥業技術改造、豐生制藥提取車間擴建項目竣工投產;惠升制藥胰島素、通化谷紅GMP新建項目進入設備調試……形成了百億級醫藥健康產業集群;
2020年,四環制藥口服固體制劑、吉林惠升糖尿病生物藥產業化建設項目、谷紅制藥GMP新建等項目順利推進……梅河口醫藥健康產業初步形成區域內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2021年,惠升制藥(二期)項目開工建設,四環醫藥固體制劑、天衡藥業和魯南制藥芹槐膠囊項目全面竣工進入設備調試階段……
2022年,投資50億元的惠升制藥胰島素全產業鏈項目進展順利;投資5億元的天衡藥業和魯南制藥項目投產達效……梅河口規上醫藥工業企業發展到17戶,醫藥品種達到452個。
人們感嘆,梅河口又創造了一個“無中生有,有中生新”的奇跡。
注能:每項服務都貼心
梅河口醫藥產業為什么發展得這么好?營商環境功不可沒。
近年來,梅河口市深入落實《關于加快醫藥強省建設促進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了《4+3+N主導產業發展實施意見》,設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在產業扶持、貸款貼息、人才引進、科技創新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鼓勵醫藥產業向高端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累計為醫藥企業落實政策獎補資金27.6億元。
吉林天衡藥業有限公司是2020年梅河口招商引資的重點醫藥企業,項目總投資5億元。走進膠囊填充車間,現代智能化的生產設備有序運轉,一粒粒藥品以每小時4萬粒的速度生產……
“2022年在政府部門的幫助下,我們獲得了高新技術企業認證,高端制劑生產平臺獲得了D類生產許可證。目前,公司在產及在研生產轉移的產品20余項正全力推進。”天衡藥業生產基地副總經理魏曉欣說,梅河口營商環境好,政府主動上門為企業服務,辦事效率高。這是推動公司快速發展的關鍵所在。
一棒接著一棒,一環扣著一環。協調省醫保局,幫助企業延長醫保目錄政策;派駐專班協助吉藥控股穩定生產經營,聯合省金融辦推動惠升制藥盡早上市;推進步長藥業13個新品種和四環藥業18個新品種落梅,持續增強醫藥產業支撐作用,形成更多增量;積極開展銀企對接,努力解決企業貸款需求,加快推動惠升制藥11.5億元放款,加快推動企業投產達效……
服務效果,顯而易見。梅城內外,藥香幽幽。
提升:每個創新都澎湃
發展的背后,是強勁的創新能力。
走進弘和藥業玻璃輸液生產車間,一排排玻璃瓶注射液整齊地排列在生產流水線上,在傳送帶的運送下,有序地通過洗瓶、灌裝壓塞、軋蓋、滅菌等生產流程,然后進入到燈檢、包裝工序。
“公司現有回能產品和邁諾康產品兩個上市品種,其中回能產品年銷量達到1500萬瓶以上,醫保解限后可達3000萬瓶。”弘和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負責人王正斌說,公司近三年研發投入8600萬元,已完成59項科技成果轉化,并為產品研發、標準提高、工藝改造等配備了一流的設施和儀器設備。未來3年之內,至少5個品種陸續上市,預計可實現營業收入8億元至11億元。
曼妙的成長軌跡,是梅城不斷推進科技創新的成果。
而創新又不止于此。目前,梅河口市醫藥產業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戶,占全市66.7%;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3戶,占全市72.2%;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戶,占全市71.4%。
“未來,梅河口將不斷鞏固和提高化學藥產業優勢地位,大力發展中藥產業,積極培育生物藥和醫療器械產業,突出發展藥品生產和總部經濟,以及物流、包裝、研發、檢測等相關配套產業,全力打造集科技研發、企業孵化、醫藥生產、商貿物流、中藥材種植于一體的國家級長白山醫藥健康基地及中國北方藥材藥品交易市場,建成具有示范和帶動作用的超百億元吉林省醫藥健康產業新的重要集聚區,成為東北亞區域性大健康產業基地。”
號角吹響,奔跑加速。梅城藥香,愈發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