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踐行《"十四五"中國電影發展規劃》,第十八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影視產業研討會在長春啟幕,業內專家和行業先鋒齊聚一堂、暢所欲言,聚焦電影產業前沿趨勢,共同探討優質影片創作,為中國電影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描繪藍圖,助力中國電影持續蓬勃發展。
在不斷變革的新時代,如何在繼承優秀中國文化傳統的同時,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對此,研討會的上半場以“中國文化與中國電影”為主題,中影集團、長影集團、上影集團、保利影業、博納影業(排名不分先后)等中國電影產業多位領軍人物出席并發言。大家聚焦中國文化與中國電影的互生關系,結合《長安三萬里》《孤注一擲》等主流電影最新成功案例,思考這些作品如何在融入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揭示中國文化在電影市場中的市場價值和精神價值,探討背后的時代背景,共同見證中國電影行業的嶄新篇章。會上還深入剖析了諸多佳作是如何在商業化創作中保持對傳統文化的尊重,通過展現自強樂觀的人文精神,為國人傳遞積極價值觀,在電影的藝術表達中實現傳統與現代的無縫對話。
如今,在電影創作領域,高質量影片生產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目標。在以“電影創作與電影制片”為主題的研討會下半場,侯克明、葛瑞、路陽、李蔚然、王寶強、于洲、陳洪濤等多位中國電影與文化領域代表人物,從各自專業角度探討如何在創意和技術的交融中,打造引人入勝的高質量電影作品。大家從多個角度分享優秀電影創作者的寶貴經驗,結合時下熱點,探討數字技術與人工智能在電影創作中的實際應用,以及其對電影制片帶來的影響,思考如何在保持電影的藝術性和情感深度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新興技術創作出更高質量的影片作品,提升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以今年暑期檔《八角籠中》為例,導演兼主演王寶強認為高質量影片一定是可以與觀眾在情感上共情、在精神上共通,且具有獨特視角的作品,“在拍攝《八角籠中》時,我盡量讓各個方面都做到實打實,透過電影語言的奇妙表達,讓觀眾感受到真誠又原生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