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清晨,汪清縣天橋嶺林業有限公司的大院里人頭攢動。聽說省城的醫療專家們要來,林區職工和周邊的群眾便早早從四面八方聚攏在一起。
上午8點,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的義診團隊剛一到來,歡呼聲響起,大院里氣氛頓時熱烈起來。“專家們到家門口給看病,大伙兒可高興了。”不少群眾主動迎了上去。
十幾張義診桌子一字排開,血壓儀等醫療設備調試到位……轉眼,一個臨時的門診便搭建了起來。10余位專家剛剛坐下,就被圍了個嚴嚴實實。盡管現場環境有些嘈雜,但專家們依舊全神貫注,耐心地傾聽著就診患者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并一一給予認真細致地解答。
“遇到突發狀況,一定不要慌張,可以試著邊為病人做心臟按壓復蘇邊等著專業醫護人員前來急救。”副主任醫師張力一邊診斷一邊不忘向患者做著醫療急救常識的普及和講解。據介紹,每次義診,醫療常識科普都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希望通過科普宣傳,讓大家了解更多的醫療常識,做到無病先防病,健康地生活。”護士長韓琳說。
本次義診,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共有25名醫護人員來到了天橋嶺,包括醫生13名,其中有8位是教授。這支強大的團隊不僅為林區職工和周邊群眾提供了健康咨詢及檢查服務,還自費購買了價值近萬元的常用心腦血管藥品和醫療宣傳手冊,在現場免費發放給大家。同時,團隊還為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提供了上門服務。
于大哥多年前突發腦梗,一直伴有后遺癥,出行不便。神經內科二病區主任、黨支部書記南光賢得知后,立即與幾名醫護一起來到了于大哥家。南光賢仔細詢問了他的病情,并針對其康復情況、用藥情況提出了下一步的治療建議。“早上聽說家門口來了義診隊,但遺憾的是兒子的身體狀況實在去不了現場,沒想到,專家們親自上門來看病送藥,太讓人感動了!”于大哥的母親激動地說。
在另一戶腦梗患者劉大哥的家中,南光賢詳細了解了他的發病情況,并對他的身體恢復程度感到十分高興。“要繼續按時吃藥,堅持復健,一定會恢復得越來越好。”南光賢拿著帶來的藥品仔細叮囑著劉大哥及其家人。臨走前,醫護人員還為這兩位患者分別準備了福利購物卡,希望能幫助他們減輕家庭負擔。
從早上8點到中午11點,義診活動一直持續了近3個小時,服務群眾超過100人。醫療團隊熱情的服務態度、精湛的技術和認真負責的精神,受到了廣大林區職工和群眾一致認可和稱贊。
此次前往天橋嶺進行義診也是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黨支部開展的重要活動,許多年輕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踴躍報名參加。活動中,副主任醫師遲魯梅深受觸動,她表示,“群眾們充滿期待的眼神讓我感到作為醫生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醫療專家深入基層一線,為群眾健康提供醫療咨詢與保障,進一步提高了群眾對自身疾病的認識。“義診活動把優質醫療服務送到了群眾家門口,實現了健康服務‘零距離’。我們將結合支部黨員的崗位特色、專業特長,繼續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送健康活動,以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舉措進一步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南光賢說。
下鄉送醫不僅是一場對醫療技術的考驗、一次對意志品質的錘煉,更是一次心靈的溝通,農家院里、田間地頭,義診隊與百姓們情感交融。
義診沒有終點,服務群眾沒有終點。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神經內科二病區的全體醫護人員將在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田野上,執著前行,秉承“擎燈”精神,用心用情服務鄉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