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加大“生態強市”建設,松原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近兩年來,松原市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錨定“生態強市”建設目標,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全面推進生態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雙贏。
全面推進生態建設,為市民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堅持“三個治污”,持續推進“五化”閉環工作法,突出抓好生態環境監管,持續開展水質監測,全市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百姓享受到的生態福利越來越多。今年,對照建設生態強市意見等文件,制定實施“一方案、九清單”,即《松原市2023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方案》,以及年度目標任務、重點工作、重大會議等9項工作清單,實現一圖在手、一目了然。
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的總原則,制定出臺《松原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大力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聲環境功能區劃調整,實施大氣源解析、機動車黑煙抓拍等項目,統籌“散亂污”企業、柴油貨車、揮發性有機物治理等,加快推進“秸稈還田”“秸稈變肉”工程,強化秸稈全域禁燒管控。經過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全市空氣優良天數達到92.8%。
打贏水資源保護戰。統籌“三水共治”,全市151條(個)河湖全部落實河湖長制,超前編制松原現代“水網”規劃,實施綠水長廊項目27個,打造生態綠廊145公里,新建改造污水處理廠21個。常態監管工業集中區、涉水排污企業、入河排污口,哈達山水源地水質調標事宜圓滿完成,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面消除,國控斷面水質穩定達標。
打贏黑土地保衛戰。堅決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典型案件8個占用黑土地表土剝離不到位問題和化肥農藥施用量不實問題全部完成整治。開展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排查、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排查以及危險廢物監管等。草原濕地保衛戰方面。開展兩輪百萬畝大造林和百萬畝草原濕地修復行動,累計綠化造林179.64萬畝,修復草原濕地52.1萬畝,郭爾羅斯草原入選全國首批“紅色草原”。
強勁措施,有效落實,讓松原的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2022年,松原全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以上天數337天,優良天數比例92.8%,優于考核指標1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25微克每立方米,優于考核指標2微克每立方米。7個國考斷面中,查干湖入湖口、湖心水質穩定在Ⅳ類,其余5個均達國家考核要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被命名為全國第二批“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示范縣創建在松原各地全面啟動。
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是關鍵。近年來,松原市聚焦國家“雙碳”戰略,全面落實“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堅定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推動松原實現綠色發展。
編制“一方案、九清單”,開展“十比十賽”活動,謀劃實施172個重大生態環保項目,總投資近293億元。
全面落實全省示范創建“三個全覆蓋”要求,啟動縣域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工作,謀深做實工業固廢、農業固廢、生活源固廢等五大領域項目。堅持“源網荷儲+裝備制造+制氫”鏈條式發展新能源產業,中車、正泰等新能源產業基地等項目落地投產,中能建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開工建設,全市首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初步形成。
推動吉林油田轉型。支持吉林油田做優做大綠色低碳產業,原油、天然氣、新能源“三分天下”新布局加速形成,建成國內碳封存量最大的CCUS示范工程,累計封存二氧化碳235萬噸,逐步實現傳統原油向零碳原油轉變。
“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偉力,在于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關心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全面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劃和推進新征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綠色發展,以更大決心、更硬舉措、更實作風補齊短板不足,奮力譜寫松原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彼稍邢嚓P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