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稻浪滾,稻農收割忙。眼下,舒蘭市75萬畝水稻漸次成熟迎來收獲季。田野里機聲隆隆,全力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李學明站在田間地頭,在陽光的照射下,只見一片金燦燦的顏色,顆飽滿的稻谷壓彎稻尖,滿是希望。
“前幾天收了200畝的早稻,通過預售方式已經銷售一空。其余的水稻計劃20號開始大面積收割。你看這水稻顆粒又大又飽滿,今年又能有個好收成。”李學明是舒蘭市平安鎮金星村學明家庭農場的農場主,為了搶抓中秋節新米上市的有利時機,李學明每年都會提早插秧,并采用干籽丸化種植技術,以確保水稻的成熟度。
李學明告訴記者,這項技術已采用六年,“種子不需要浸種或催芽,用包衣劑、保水劑處理后,即完成丸化處理,可以直接下田播種。優點是簡化了水稻育苗的播種程序,節省人工、設備等成本,還能促進秧苗根系發達,提高秧苗抗病害能力。”目前這一技術已被全市20多戶種糧大戶采用。
今年,農場種植了127公頃水稻,其中有43公頃是有機優質水稻。良種良法出好稻。“今年我們還打造了‘金穗多’大米品牌,努力提升舒蘭大米的影響力。”李學明說。
平安鎮是舒蘭市的水稻種植大鎮,今年8月初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平安鎮部分稻田過水。舒蘭市及平安鎮組織力量及時排水防澇,開展飛防、防倒伏,噴施營養液、殺菌液、葉面肥,促早熟等作業,把損失降到了最低,保證了水稻穩產豐產。
據舒蘭市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舒蘭市水稻種植面積75萬畝,玉米124.6萬畝,大豆12.1萬畝,雜糧雜豆1.3萬畝,糧食作物總產量預計可達12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