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烈的驕陽、動感的音樂、青春的面龐……杭州亞運會滑板比賽經過4天激烈較量,順利收官。錢塘輪滑中心滑板公園比賽場上,滿滿的青春元素。
滑板,是亞運會最“年輕”的項目之一,更年輕的,還有參賽的運動員。代表中國隊出戰的選手們個個充滿青春朝氣,陳燁、崔宸曦、李明曉、李玉娟、毛嘉思……年齡最小的13歲,年齡最大的20歲。就是這些“00后”,創造了我國征戰滑板奧運會、亞運會、世錦賽以來的最好成績:3金2銀2銅。一次次令人贊嘆的滑行、飛躍,滑出了“中國加速度”,創造了中國滑板新的歷史。
滑板是奧運會賽場上的“新面孔”,東京奧運會才首次成為正式比賽項目。成為亞運會比賽項目,也是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無論是東京還是雅加達,我國滑板項目率先實現突破的都是女子項目——曾文蕙在東京奧運會女子街式排名第6,張鑫在雅加達亞運會女子碗池收獲銅牌。
中國滑板近些年一直將女子項目,尤其是女子街式項目列為發展重點。本次比賽,崔宸曦、曾文蕙直接面對世界排名前三的日本選手,能包攬前兩名非常不容易,這足以說明中國女滑手在這個項目已經具備相當的實力。男子方面,盡管陳燁、張杰分別在碗池、街式問鼎,但他們距離世界最高水平還有很大差距,這兩個項目我國選手的世界排名都在四五十名,想要獲得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難度還是比較大。
近些年滑板項目在我國快速發展得益于滑板運動進入奧運會,對項目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另外我國對滑板項目發展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加上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才取得了這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結果。
如果說體制創新是戰略層面的問題,訓練重點的調整就是戰術層面的部署。曾文蕙說,這個奧運周期自己主要加強了線路方面的訓練,不像之前將更多精力用于“大絕招”。中國輪滑協會秘書長魏勇表示,巴黎奧運會周期滑板街式規則發生了調整,過去是兩條線路、5個大絕招取最高的三個得分算總分,現在變成兩條線路必須選一個分數,5個大絕招選兩個分數,另外在預賽中只比兩條線路。如果線路不過關,決賽都進不了。“在此背景下,我們確定了加強線路的鍛煉,必須夯實基礎、滑好線路,從亞運會看,效果還是很好的。”魏勇說。
在很多國家,滑板已經有很長的發展歷史,滑板在中國是新興項目,系統化發展還比較晚。但中國滑板人信心篤定,通過扎實和勤奮的訓練,必將追趕上世界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