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記者董博 龐智源 通訊員趙克巖)今年以來,為切實優化醫保定點服務機構準入評估工作,遼源市醫保局從參保百姓的現實利益和醫藥機構實際需求出發,在提升服務、優化流程、強化監督方面下功夫,持續提升醫保服務質量,引導醫藥機構公平健康發展。
為了解決醫藥機構申請定點準入的“后顧之憂”,提升準入熱情,遼源市醫保局全力做好醫藥機構申報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多點發力打通制約醫藥機構申報工作的難點、堵點。
從“定期辦”變為“隨時辦”,切實優化準入申報流程,前移服務端口,提前將評估標準、應知事項一次性告知,簡化申請材料提交手續,將醫保定點申請事項由后臺受理改為窗口受理,初審受理結果在1個工作日內告知申請醫藥機構。同時,修改完善《遼源市醫療保障雙通道藥品定點醫療機構考察評估標準》,取消藥品品種數量限制,讓專科醫院也能申請成為醫保定點服務機構。
“得知評估標準變更以后,我們第一時間遞交了申請,經過評估很快獲得雙通道藥品的使用權,這對于患者來說是個巨大的好消息,減輕了他們的經濟壓力。”遼源市眼科醫院眼科主任劉洋告訴記者。
為了規范流程科學評估,市醫保局進一步細化了《遼源市定點服務機構評估工作經辦規程》,去除冗余環節,讓評估流程得到精簡和優化。充分運用“五化”閉環工作法,從評估的范圍、條件、流程等多個方面精簡考核評估標準,保證醫藥機構從申報開始到評估結束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流程都清晰透明,確保評估工作公開公平公正。
經辦規定調整后,全市的門診部、診所、衛生所(站)、村衛生室(所),獨立設置的急救中心、安寧療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護理院、養老機構內設的醫療機構全部納入定點準入范圍。同時,授權縣級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在轄區內開展組織受理、評估、簽訂醫保協議,便利性得到進一步加強。
“放”的同時強化“管”的砝碼。遼源市醫保局創新考核方式,升級評分制度,精準監管醫藥機構的履約服務能力。建立激勵機制,實施分檔預留保證金,加強基金安全源頭管理。年初以來,全市已有12家醫療機構、44家零售藥店納入醫保定點協議管理,2家醫療機構退出定點協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