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記者張磊 尹雪 實習生劉瑩)今年中秋節、國慶節假期,白城市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資源、豐富文旅市場供給、激發文旅新活力、提振文旅消費市場,旅游市場火爆出圈。據文旅部數據中心測算,“雙節”期間,白城市共接待國內游客55.6萬人次,同比增長112.54%,國內旅游收入4.5億元,同比增長260%。
精彩活動激活消費市場。在大安嫩江灣旅游區舉辦了2023大安遼金文化旅游節。作為遼金捺缽文化的重要承載地,大安市充分發掘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開展了文藝晚會、主題歌會、搖滾演唱會、DJ電音趴、演講會、遼金服飾秀、遼金民俗演繹等文藝類活動,以及沉浸式情景演繹、古裝巡游、遼金主題美食周、遼金知識有獎問答、每日幸運大抽獎等體驗類項目,通過多樣立體的形式展現遼金時期的人文、民俗、服飾等內容,增加互動體驗內容,讓游客在游玩的同時,盡享沉浸式旅游的樂趣。精彩的活動、濃郁的節日氛圍被央視等多家媒體聚焦,火爆出圈。提升了白城市旅游資源的知名度,吸引了一批域外游客來游玩。
農文旅深度融合促業態多元化發展?!半p節”期間,白城市文旅產品供給豐富,緊隨市場需求,新產品、新業態、新玩法受到游客青睞,鄉村旅游人氣滿滿。在大安市太山鎮長春村春捺缽文化體驗園,煙波浩渺的嫩江邊,有三座復原的大帳和點將臺、雕像群等景觀。游客可以穿著景區提供的契丹服飾拍照“打卡”。游客還可以在村里的漁獵風情園里“安營扎寨”,品嘗新鮮打撈的江魚或者風味燒烤等美食。位于大賚鄉的“鳳翎漁村”旅游業態豐富,包含網紅露營、水上娛樂、燒烤露營、兒童無動力生態樂園和水上樂園等區域,每個區域都獨具特色。蒙古烤全羊、燉江魚、特色小吃讓人垂涎。更有民俗博物館,收藏有生產生活、交通農耕等六大類共計2萬余件展品,讓每一位來到這里的游客流連忘返,回味無窮。一到晚上,鳳翎漁村燈火通明,在廣場中心,巨大的篝火熱情燃放,游客圍成一圈載歌載舞,附近村民穿著東北民間的傳統服飾,挑著賣貨的擔子,喊著傳統的賣貨吆喝聲,組成一幅傳統的東北廟會畫卷。
新場景豐富新體驗。白城市春華園和秋實園,鎮賚縣鋼琴島、天鵝島等新建成的旅游景點,營造了林中城、城中林的城市新綠核,提升城市空間品質,為游客帶來了新的休閑體驗,也成為白城市文旅“新亮點”。萬寶山國家草原自然公園,新建的蒙古大營、敖包蒙古包、花海、猛犸象雕塑等吸引了眾多游客觀光游覽。環浪嶼民宿新增濕地攝影、濕地竹筏、非遺進景區、蒙古族民俗體驗等,將體驗項目與景區融合,穿點成線,形成特色旅游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