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李澳 記者尹雪)白城市公安局洮北分局以洮北區海明街道民福社區“紅石榴家園”服務站為載體,搭建專屬陣地,凝心聚力為社區各民族群眾服務,架起民族團結進步的“連心橋”,推進“警民融合”工作走深走實。
服務站聘請統戰、市場監管、醫院、學校、司法所、律師事務所、個體商戶等各界人士擔任翻譯員、法律咨詢師、矛盾糾紛調解員、心理咨詢師、醫療咨詢師、學生輔導教師、工商咨詢員和民族政策咨詢員等。為各民族群眾提供“定制化”暖心服務。
遇到困難時,群眾總能第一時間想到“紅石榴家園”服務站。從青海來白城經營一家拉面館的馬先生,家里的小兒子即將上小學,不知道能否在當地辦理入學。馬先生來到“紅石榴家園”服務站向工作人員求助,駐站民警了解情況后積極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為馬先生一家三口辦理了居住證,隨后又與轄區靖安小學積極溝通,得到了校方的大力支持,解決了孩子上學的問題。
今年8月,馬先生帶著一副寫有“警民融合一家親·幫扶解困顯真情”的錦旗來到“紅石榴家園”服務站,激動地握住民警的手說:“感謝民警幫我解決困難,心里的大石頭終于落地了。”
“紅石榴家園”服務站駐站民警、輔警主動融入到各民族群眾生產生活中,以真情換真心,建立起良好的警民互動關系,實現“警民融合”質的飛躍。
在百花商場西胡同經營燒烤攤位的轄區群眾吾先生,由于他到當地不久,是少數民族群眾,語言不通,情況不熟,辦事諸多不便。駐站民輔警一次又一次到店內與吾先生溝通交流,并在下班時間,到其住處幫助穿串等,逐漸與吾先生成為好友。還積極為吾先生尋找房源,協調降低燒烤攤位衛生費,獲得群眾的充分認可和信任。
為促進各族群眾的交往交流交融,民警還邀請各族群眾代表,組織開展了以“共聚警民力量、共筑民族團結”為主旨的警民懇談活動,在深入交流交心中聽取各民族群眾的意見建議,在案件辦理、矛盾糾紛化解上,合理照顧民族風俗習慣。同時,還吸納社區有威望的少數民族志愿者5名,任命為網格小組長。通過固定的工作人員與少數民族群眾經常溝通,使轄區各民族群眾倍感親切,建立起良好的警民互動關系,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