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甄選”第二期直播帶貨培訓班現場,學員們正在認真聽課。崔旭 攝
12月19日,四平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正式成立。唐浩倫 攝
“四平甄選”新電商直播嗨購節現場。李坤 攝
緊扣新時代脈搏,賦能高質量發展。
四平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高度重視新電商產業發展,將其作為“搶占新賽道”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搶抓省委、省政府推進“六新產業”特別是新電商發展重大機遇,聚焦“新經濟新產業發展在全省爭先晉位”目標,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不斷加速新電商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全力做大做優新電商產業,為四平全面振興再添強引擎。
出臺方案 建立專班
扶持政策和運行機制實現“雙突破”
新電商,是以數據為核心要素,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為支撐,以數字化平臺為載體,以用戶為中心,對傳統電商“人”“貨”“場”進行鏈路重構,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商貿活動的融合創新下衍生的新業態,包含直播電商、社交電商、農村電商、跨境電商等多種形式。與傳統電商相比,新電商拉近了從產業到消費的距離,在穩增長、促消費、惠民生、穩外貿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良好的電商生態環境是新電商產業發展壯大的先決條件,只有打造一流的發展環境,才能真正推動電子商務企業從散到聚、從弱到強、從“蹣跚學步”到“健步如飛”。
2022年以來,四平市把優化電商生態擺在突出位置,結合實際精準制定扶持政策,積極向上爭取國家和省政策支持,著力在“四新”(激活新要素、培育新動能、推進新治理、夯實新設施)方面實現突破,讓電商企業享受更多、更充足的政策紅利。強有力的領導體制和組織體系,為推進新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市委主要領導開展電子商務產業專題調研,并召開電商發展座談會;市政府常務會專題研究新電商工作,破解體制機制障礙難題,給予資金保障;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開展《電子商務法》貫徹實施情況視察,聽取了市政府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情況匯報并開展專題詢問;市政協委員也針對電商工作提出建議。
2022年2月,按照市委、市政府關于發展新電商產業的總體安排,四平市新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成立,將辦公地點設在四平市國家級電商產業園,統籌指導推進全市新電商工作,建立“專班+”協同聯動機制、月調度督促落實機制、專題會商解決問題機制等,迅速啟動各項工作,推動新電商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為了摸清家底、明確方向,四平市相關部門深入各縣(市)區,走訪百余戶觸網企業、網絡主播達人等,與電商基地、企業和主播建立密切聯系,學習考察域外營口等地新電商發展先進經驗,對新電商發展方向路徑有了更明晰的認識。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形成了《四平市電商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調研報告》,按月推出《四平市電子商務發展數據簡報》,以及企業、網紅、基地清單。研究起草了《關于推進新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以兩辦文件印發,組織召開了全市電子商務工作推進會議。
從規劃引領、政策驅動、基地建設、人才培養、供應鏈提升、經營主體壯大、“數商興農”、協同發展、規范管理、宣傳推廣10個方面,提出了推進新電商產業發展“十大工程”,印發了《推進新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十大工程清單》《2023年四平市電商十大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和《四平市特色電商基地創建工作方案》等文件,對重點工作任務做出明確部署。
凝聚合力 協同共贏
電商園區和產業基地實現“雙躍進”
為充分發揮電商園區和產業基地的協同帶動作用,持續推進電商產業集聚區建設,四平市全面提升電商園區和產業基地的承載能力、服務能力、示范能力、保障能力和創新能力,凝聚電商發展合力。
做強四平市國家級電商產業園區。針對四平市電商產業園發展水平不高、帶動能力不強、體制機制不順等問題,市政府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科學論證,逐一破解了電商園在體制機制、產權債務等方面的歷史遺留問題,成功引進第三方實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市場化機制管理和運營,制定《四平市電子商務產業園運營目標及獎懲辦法》兌現獎懲,實現園區運營從政府輸血向自我造血轉變。
以加快推進工業企業觸網、農產品上行、網紅經濟、創新創業孵化、智慧物流發展、電商人才培養為發展思路,四平市電商產業園全力建設產、學、研、用協同發展的地方電子商務服務綜合體、應用企業的聚集地和電子商務的創業創新平臺,重點打造一個中心、一個平臺、兩個基地。
打造地產品展播中心。將園區2號樓重新規劃,改造成為地產品展示中心和直播中心,具備中大型展會的展覽功能和大型直播現場的展播功能。集中打造四平本地優質網銷供應鏈平臺,引進成熟供應鏈體系入駐,服務于傳統生產企業觸網轉型和網紅選品直播,并以展播中心為基礎,實現產品買全國、賣全國。
打造自營電商服務平臺。立足文旅和自營電商,著力打造“你好四平”和“四平甄選”兩個自媒體賬號。“你好四平”為文旅賬號,通過原創短視頻,把四平的好美食、好美景、好人物展現給網民,增加城市網絡曝光度,擦亮城市網絡名片;“四平甄選”為直播電商賬號,可掛商品銷售鏈接,通過短視頻和直播帶貨兩種方式服務入選商品,并承擔政府消費券發放任務。
打造電商人才培養基地。深度挖掘電商人才鏈的價值,與吉林工程職業學院新媒體營銷產業學院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通過培訓、創業指導、投資支持等措施,吸引本地及周邊地區網絡創業人才集聚,把電商產業園打造成產教融合示范園區和東北高端網絡人才培養基地。通過產教融合與社會化培訓,預計每年培養專業電商人才超過1000人。2023年暑假,部分學員加入到項目當中,主要承擔直播帶貨、攝影、短視頻制作、電商運營等工作。
打造“雙創”孵化基地。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小微企業及個人入園創業孵化,園區提供創業指導、技術支撐、供應鏈保障、網絡營銷策劃、路演等服務,持續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目前,園區已有129家企業入駐。
在建設產業基地方面,四平市圍繞食品產業、農產品批發業、農機產業、換熱器產業、醫藥健康產業等5類優勢產業,以及傳統商貿業、快消品、娛樂、跨境、數字生活等5類消費服務業,積極培育10大類市級特色電商示范基地。
2022年以來,四平市重點抓6個類型的基地建設:圍繞電商+玉米產業,積極推進梨樹富邦場景電商基地建設;圍繞電商+農特產業,加快四平青年場景電商基地建設,做長農特產業精深加工鏈條;圍繞電商+農機,推進順邦農機產業電商直播基地建設;圍繞電商+換熱器,推進巨元換熱器產業電商基地建設,充分發揮產業新電商降成本、提效益、促聚集的積極作用;圍繞電商+文化,推進金谷大廈、伊通火胖傳媒等娛樂型電商基地建設,賦能本地文化娛樂產業;圍繞電商+消費服務業,推進華生、歐亞、萬達等傳統商貿轉型升級電商基地及時代創投綜合性直播電商基地建設,加速傳統商貿業轉型升級。
作為四平市特色電子商務基地,四平青年場景電商基地目前有10余名年輕主播、100余種銷售商品,并且攜手知名網絡達人吳爾渥成立“東吳選品”供應鏈體系,整合本地達人及東三省達人資源收集和銷售供應鏈產品?;剡€通過與生產加工企業合作,對產品進行重塑升級,把玉米優化為即食的“玉米面條”“五谷代餐粉”“雜糧早餐片”等商品,銷量持續走高?;刎撠熑诵鞎詵|表示:“之前有些產品形態無法滿足線上直播的要求,根據電商銷售經驗,我們加強了包裝環節的設計,提高了附加值,讓10余款產品更適合網絡銷售?!?023年,四平青年場景電商基地帶貨銷售額已達2700余萬元,商務短視頻瀏覽量達20億人次。
夯實基礎 抓牢關鍵
網紅經濟和網銷爆品實現“雙驅動”
“玉米愛好者們,我們家的玉米直接放心沖!又嫩又糯,還帶了三分甜,皮薄如紙,輕輕一咬就會在嘴里爆開,越嚼越香。”
2023年11月1日,四平抖音博主錢雨(錢袋愛吃肉)開始售賣當地的鮮食玉米。產品上線第一天,就銷售3000多單,截至目前,已銷售1萬多單,銷售額達30余萬元。接受采訪時,錢雨表示:“我從2020年開始做萌寵賬號,到現在全網有700多萬粉絲。我希望能借此為家鄉做一些宣傳,畢竟四平是中國的優質玉米之都,有這么多的好產品可以分享給全國人民?!?/p>
把好產品介紹出去,是對消費者的一種回饋。市電商工作專班和錢雨一起選擇優質的鮮食玉米,保證物美價廉。錢雨自己設計了精致可愛的產品包裝和萌寵周邊,鮮美口感和用心服務獲得了網友們的好評與支持。
因給老人免費通煙筒而意外走紅的快手博主張藥鐘(咱屯張老五),是四平優質玉米推薦大使、“四平甄選”星級推薦官,在2023年首屆快手三農生態大會上被評選為快手金麥獎——十佳幸福鄉村帶頭人。從籍籍無名到百萬粉絲的博主,豪爽熱情的張藥鐘一直保有為家鄉做事的赤誠情懷,時至今日,依舊免費為四平域內6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通煙筒、抽火炕,自辦宴席為村里的老人孩子改善伙食。2022年9月,在與市電商工作專班溝通后,張藥鐘的快手店鋪開始售賣四平本地的農特產品,玉米、大米、銀魚、雞心果等深受網友喜愛,單場直播的銷售額在16萬元左右。
目前,四平市擁有千萬以上粉絲的網紅8人,百萬以上粉絲的網紅46人,10萬以上粉絲的網紅127人。全省3名快手幸福鄉村帶頭人中,有2位出自四平。
市電商工作專班把凝聚培養人才,作為電商發展的根本大計,在建立產教融合機制、密切聯系機制、專業化培訓機制、網紅招引回巢機制的同時,注重加強對網絡主播的團結、凝聚、引領工作,引導他們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守法誠信經營,網紅的層次和影響力顯著提升。越來越多的本土網紅,在助農、宣傳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12月19日,四平市電子商務行業協會正式成立。協會共有116名會員,其中包含觸網企業、電商基地企業、網紅主播、電商服務企業以及電商專家智庫。該協會既是黨委政府的“參謀部”,積極提出推進四平新電商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也是電商企業發展的“服務員”,在企業選品、開拓市場、人員培訓、規范管理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為電商企業和電商從業人員搭建施展才能的舞臺;更是行業發展的“監督員”,強化行業內部自律,規范電商經營行為,維護消費者和網商的切身利益。
在政府部門和網紅博主們的宣傳推廣下,四平市的農特產品銷量節節升高,成功打造出麻辣豆皮、宏寶萊飲品、晟吉糯豆面卷、香譽得調料、玉米面條、水鹿堂鹿產品等一批網銷爆品。其中,東吳優選的麻辣豆皮上半年實現網銷30萬單;宏寶萊白桃氣泡水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40%以上;晟吉糯豆面卷單日網銷量達4萬單。
四平市堅持把做優產品作為電商發展的生命線。收集、評選、推介、升級、銷售優品:完成“四平甄選”供應鏈建設,共收集包括供銷系統、知名供應鏈企業,以及各縣(市)區出品的4大類千余種商品,既整合四平域內市場前景好的產品,也包含域外暢銷產品,網銷特色鮮明;評選并發布了以四平玉米為核心的10款系列網銷優品;形成《四平市網銷產品名冊》,通過媒體宣傳、展會推廣、直播探店等多種形式宣傳推廣,四平玉米、平地生香、伊通燒鴿子、梨樹九月青豆角等區域品牌享譽全國;協同企業推動產品升級以及研發新產品,辛綠緣玉米面條升級為盒裝即食方便面,袋裝玉米糊升級為盒裝即食多味玉米糊;建立聯動直播銷售體系,注冊“四平甄選”抖音官方賬號及快手小店,推動以電商園為主的直播基地和各縣(市)區鄉鎮若干分基地,形成“1+N”銷售矩陣,聯動銷售。
釋放紅利 加速轉型
增長速度和發展質量實現“雙提升”
2022年,四平市網絡交易額、網絡零售額、服務型網絡零售額增速3項指標全部位列全省第一。2023年1—10月,實物型網絡零售額為10.40億元,同比增長29.19%,增速排名全省第一,網絡零售額、網絡交易額增速排名全省第三。新電商產業的蓬勃發展,進一步優化了消費結構,為全市經濟增長和產業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勁動能。
新電商推動農業全鏈路提升。綜合運用媒體、探店等多種形式,提升線上推廣效果,助力農產品品牌更亮;靈活運用大數據研判市場需求,科學擴大鮮食玉米種植面積,提升銷量再創新高。易創科技電商團隊與吉林省東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對公司生產的鮮食玉米進行包裝優化、宣傳推廣,經過5名百萬粉絲的網絡達人助力銷售,兩個月內產品售賣4萬單,銷售額達120萬元;將玉米面作為四平玉米主食化的“芯片”,推動曙光農牧等企業研發生產玉米面條、玉米餅干等一系列特色網銷食品,比智高藥業研發出具有健康功效的系列面條,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助力農資產品推廣、種肥產業振興,吉林省富民種業有限公司的“富民985”“富民58”等品種,因具有極強的抗病、抗倒伏、耐密等特性,獲得廣大農民的青睞,在企業觸網之后,更是成為網紅爆品,一度供不應求,目前,企業年銷售種子達1500萬斤。由雙遼市創業聯盟協會與吉林省智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雙遼贊肥純羊糞有機肥,正式在抖音上線,許多養花種菜愛好者連連回購,贊肥純羊糞有機肥工廠店的粉絲數已達兩萬,日銷售量達2000余單;催生現代“新農人”,引導農民利用網絡手段銷售農產品。梨樹縣主播“靜茹花卉”致力于君子蘭培育已9年,在抖音平臺上擁有56.6萬粉絲,每場直播有上千名觀眾實時觀看。在直播中除了傳授君子蘭的種植技巧,還銷售君子蘭花卉、肥料、花土等產品,日銷1000單左右,銷售額達2—3萬元,最高時達6萬元。
新電商推動工業數字化升級。企業降本增效和渠道創建,巨元集團建立同聚換熱易購網上交易平臺,整合行業上下游資源,提供云展會、在線交易、產品訂制、檢驗檢測、金融賦能等全產業鏈服務,服務上下游企業400多家,促進產業集群集聚,合作共贏;行業躍向高端,順邦農機在快手平臺開創“正午陽光”直播間,推出“大宣傳、大服務、大管理”營銷活動,通過線上直播和短視頻宣傳,形成市縣鄉三級矩陣推廣模式,助力產品推廣、售后服務、引流銷售;產品創新和迭代升級,通過大數據構建用戶畫像,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研發生產營銷,一正藥業積極開發適合網銷的含片和貼膏產品。
新電商推動服務業消費轉型。傳統商貿加速轉型,商超采取不同電商模式開展線上營銷,四平萬達廣場直播銷售占總銷售額的30%左右,伍洲體育用品線上銷售占總銷售額90%以上;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通過“文明四平”“旅游四平”等視頻號、抖音號,宣傳推廣四平“紅色文化”“滿鄉風情”,推介串聯特色景區景點,滿足游客的多種需求。線上開展圖書講堂、博物展覽等活動,豐富假日文化和旅游產品;服務功能更加完善,“嗨購英城”消費平臺通過百企千店萬品聯動形成營銷聯盟,讓市民盡享政府促銷券和商家聯合優惠。“和合安全共享平臺”形成集安全定制、隱患排查、設計安裝、檢驗檢測于一體的安全產業鏈,獲得工信部“電信增值業務”牌照,成為全國首家社會公共安全共享平臺,現已入駐供應商400多家,平臺客戶達2000余家。
新電商推動新業態模式創新。直播電商成為企業營銷新標配,深度融入農產品銷售、工業品宣傳推廣、商貿企業營銷等各領域;社區電商成為便民服務新特色,全市160余家超市入駐“吉什里數智供應鏈平臺”,讓居民暢享“低價位、高品質、品類全、配送快”的全方位社區團購優惠;跨境電商成為對外貿易新引擎,吉林省百隆工藝品有限公司上線阿里巴巴英文國際站多年,產品先后通過FSC國際林業認證、歐洲BSCI社會責任驗廠,以及北美標準的WCA、SQP質量體系等國際認證,銷往北美、南美、歐洲、日韓等,市場覆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際訂單大批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