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經濟良好的數據,對接下來吉林省經濟的發展來說,是非常明顯的積極信號。”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三屆民盟中央經濟委員會主任蘇劍認為,2023年,我省GDP增速比國家平均增速高1.1個百分點,給社會各方形成一個良好的信號、良好的預期,從而促進百姓消費及企業投資,亦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企業到吉林省內投資。
積極信號頻現,要做到經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我省不斷謀求擴大內需,蘇劍建議從兩方面下手,“一方面是擴大本地人的需求,拉動本地經濟,另一方面就是擴大省外對吉林省的需求,從而擴大本地的消費或投資。”
“從全國層面上來說,我們要做的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消費者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各種產品,然后讓他們能夠消費吉林省產品,尤其是旅游和文化這一塊,通過實現旅游產品多樣化和服務質量的提高,再通過降低成本的方式拉低價格,做到物美價廉,讓外來的人更多地來吉林省旅游,這是擴大吉林省內需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蘇劍談到,“從內部來說,當然要想方設法提高吉林省老百姓的收入。”
對于我省的優勢產業發展路徑,蘇劍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優勢產業一方面要植根于吉林省目前要素稟賦的特點,一方面還要考慮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形成一個具有前瞻性的產業結構。”蘇劍對記者說,吉林的自然條件四季分明,冬季旅游具有優勢。工業裝備生產也具有自身優勢,勞動力素質也非常高,高校科研院所林立,科技的實力相當強,這些結合起來,形成了我省目前發展的優勢特點。
“接下來我們當然要展望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景,把未來一些有前途的產業提前布局。”蘇劍認為,華麗轉身的汽車產業及新能源產業等,都是我省在未來需要重點關注的。
談到未來發展,蘇劍說:“吉林省的農業發展我認為還是很有前景的。目前的農業發展每年只種一季,現在農業科技的發展,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地方,也可以把其他季節利用起來,也許這是吉林可以突破的方向。農業不僅僅包括糧食種植,還包括其他的經濟作物以及畜牧業等,吉林省都可以進行長足的發展。”
蘇劍還建議,科技創新這方面,吉林省擁有大量的科研院所,有非常優秀的科技人才,吉林大學在全球、全國范圍內都是非常好的一個學校,完全都可以利用起來,在國家和全球科技發展的過程中,搶抓新機遇、創造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