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3年吉林的主要經濟指標來看,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無論是GDP、稅收、糧食的產量,還是新能源的產業鏈,包括裝備制造,都取得了較快的增長,主要指標在全國名列前茅。”訪談開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任澤平便對我省去年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
“吉林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在這一輪發展當中,腳踏實地,有些戰略非常具有前瞻性,產業的抓手抓得非常精準。”任澤平談道,我省提出的培育“四大集群”令他印象深刻,“大農業、大裝備、大旅游、大數據不僅著眼了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也煥發新的青春。”
從喜人的經濟數據到良好的企業發展,讓任澤平感受到我省營商環境方面的不斷優化。
“吉林取得這些可喜的成就,證明了營商環境在不斷改善。企業家之所以要投資,是因為要獲得回報,投資是有回報周期的,所以說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穩定預期,其背后最重要的支撐就是值得信賴的營商環境。”任澤平說,近幾年來,吉林給他留下了政通人和的印象,辦事更加便捷,在這里能夠安居樂業、創新創業,未來主要要在體制機制方面繼續去放活。
就任澤平提到的企業家投資問題,記者追問,吉林該如何更好地做大做強民營經濟?
“民營經濟對中國經濟的貢獻非常大。對于吉林而言,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很好,我覺得有幾點在促進民營經濟的活力方面可以著重加強。”任澤平答道,“第一方面,發展新經濟要提前布局,比如說現在新能源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國家在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高端制造,這些新經濟都需要民營經濟參與,他們會大有作為。”
任澤平建議,作為政府部門,可以為新建基礎設施給予產業支持,“大力發展新基建,支撐著未來的數字經濟革命,它會大幅降低運營成本,我覺得這是政府可以提供的基礎性支撐。”
第二方面,任澤平建議政府部門實施簡政放權。“新經濟往哪個方向發展,走哪條技術路線,多數是需要通過企業家去試錯,所以說我們有時候在新經濟領域不能管得太嚴、收得太緊。”
第三方面,任澤平認為,要及時打通企業發展中的堵點,“比如說想要降低稅費成本、物流成本或者說其他發展上的堵點,都要及時打通。”
“經過多年持續努力,吉林已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沃土,各類資源非常豐沛,發展需要的綠電資源也非常豐富。”任澤平相信,乘著2023年經濟發展的昂揚勢頭,吉林在未來的發展一定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