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我們最為感恩的是,在東北振興戰略實施2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第10次踏上東北大地,擘畫了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宏偉藍圖。黨中央制定出臺一攬子支持政策,賦予東北新的發展機遇和政策紅利。我們最為感動的是,面對一系列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全省各族人民群眾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廣大黨員干部無畏無懼、向險而行,駱旭東、周昆訓、倪峰、張郅昭、梁殊銅等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將永遠銘刻在吉林歷史豐碑上。王琦等一批“吉林楷模”,以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人間大愛,樹立了為民服務、永遠奮斗的精神標桿。我們最為振奮的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和科學指引下,全省上下深入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應對變局、搶抓機遇、開拓進取,以大農業、大裝備、大旅游、大數據“四大集群”培育為重點,以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新康養、新服務、新電商“六新產業”發展為方向,以新基建、新環境、新生活、新消費“四新設施”建設為保障,推動全省經濟運行呈現穩步回升、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處于全國前列,展現出率先突破的堅實底氣,呈現出吉林進入“上升期”“快車道”的蓬勃態勢,全面振興的新氣象、新活力更加彰顯。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要鞏固和增強我省難得的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穩住上升期、穩在快車道,必須堅持解放思想、開放包容、放開搞活。解放是前提,開放是路徑,放開是手段,搞活是目的。去年,我們聚焦“放”。今年,我們聚焦“活”,就是要讓群眾活力迸發,社會活力四射,市場活力十足,經濟活力充盈,吉林發展“豐富多彩”。
一要激活“活”的多元主體。社會主體生龍活虎,振興發展才會活力充沛,美好前景才會活靈活現。要讓群眾更活潑。充分尊重人民群眾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釋放人民群眾的干勁、闖勁、鉆勁,更好地調動起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讓社會更活躍。完善鼓勵創新的機制、涵養寬容失敗的氛圍、厚植開放包容的土壤,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在吉林大地蔚然成風。要讓形式更靈活。只要對振興發展大局有利,就要不拘形式、不定模式、不限渠道、不分內外、不問出處,旗幟鮮明依法依規支持所有探索、所有發展、所有形態、所有模式。
二要匯聚“活”的強勁動能。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打改革牌、走創新路,充分釋放市場活力、發展動力、社會創造力。要持續用力激活市場。搞活經濟政策,因地制宜、與時俱進,進一步激活市場需求,激發群眾消費潛力。要更大力度推進市場化改革,促進吉林企業融入國內國際大市場、吉林產品進入國內國際雙循環。要千方百計激活動力。以創新型省份建設為重要抓手,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創新創業創造的活躍性、豐厚度、成活率,為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注入活力源泉。要想方設法激活勞動力。人是市場經濟中最關鍵、最活躍的因素,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至關重要。要與時俱進持續優化人才政策、構建服務體系,營造廣大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要持續打造公平就業環境,以更高質量就業聚人才、旺人氣、增活性、強活力。
三要拓展“活”的廣闊空間。面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要找到源頭活水,盤活資源、做活市場、救活企業,讓社會生意盎然、市場生機勃勃、群眾生動活潑,讓吉林活起來、熱起來、火起來、強起來。要活化資源。牢固樹立大資源觀,用活優質資源、盤活閑置資源、做活廢棄資源,用活的理念、活的渠道、活的方法充分兌現資源價值,實現全鏈條發展、集群化發展、生態化發展。要活化資本。準確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壯大資本市場、用好資本力量、聚合資本要素,以資本上項目、促資本助企業、用資本拓市場,以資本“活水”激活吉林“一江春水”,讓各項事業迸發盎然生機。要活化渠道。堅持廣開門路、多辟渠道,讓國內國際市場競相發力、傳統新興市場互促共進、線上線下市場有效融合,全面形成與省內外、境內外、各方面相互聯動、鮮活靈動的發展新局面。要活化政策。堅持以人為本、以寬為基、以活為要,準確把握宏觀政策取向,多出有利于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審慎出臺收縮性、抑制性舉措,防止層層加碼、“一刀切”等問題,更好發揮政策協同合力效應。
四要強化“活”的服務支撐。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優服務保障、增進民生福祉,讓服務更靈活、更便捷、更舒心,通過優質服務方便人、愉悅人,讓人更加自信、更加幸福。要建設充滿活力的社會服務體系。緊扣群眾急難愁盼,心系百姓衣食冷暖,做好做活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事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努力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進展。要打造充滿活力的基層治理體系。社會管理要靈活,關鍵要守住安全穩定底線,而不是整齊劃一,否則社會就會失去活力、死水一潭。要活學活用新時代“楓橋經驗”“浦江經驗”,及時有效化解矛盾問題。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等執法在守住底線、守牢紅線的前提下,要體現人性化、柔性化,放活不管死,最大限度寬容群眾、包容企業。要有效組織各類文化旅游活動,讓群眾活潑、社會活躍,到處生機勃勃、活力充沛。
五要保持“活”的精神狀態。幸福是奮斗出來的。人生越奮斗,活得越輕松、越有奔頭、越有價值。要確保人人有活干。深入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激勵創新、鼓勵創業,以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促進每個人各盡其能、各顯其才,更好實現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要鼓勵人人干好活。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熱情支持每個人在拼搏中不斷超越自我、在奮斗中創造出彩人生。要實現人人好生活。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把高質量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高品質生活,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振興之力、振興之進、振興之果托舉起民生之盼、民生之樂、民生之福。
今年,我們要在“活”上下功夫,通過“活”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打造“豐富多彩”的美好吉林。
第一,聚焦“豐”的系統集成,構建具有吉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我們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力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著力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和高品質生活體系,讓創新活力更豐盈、產業發展更豐實、發展基礎更豐厚,筑牢吉林全面振興的堅實底座。創新成果要豐碩。充分發揮“大校、大院、大所、大企”密集優勢,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突破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通過創新驅動形成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以新技術形成新動力、新能力、新質力。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以數字政府為先導建設數字吉林,全面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切實以創新驅動振興、以數字賦能振興,增強核心競爭力。農業領域要豐收。始終牢記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國之大者”,扎實推進“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大力發展現代化大農業。踐行大食物觀,促進各類資源全量化全鏈條深度轉化,用好地上地下、水上水下、樹上樹下各類資源,做好“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大文章,打造國家的糧倉肉庫、百姓的中央廚房,以更多優質食品豐富百姓餐桌、裝點美好生活。工業賽道要豐產。緊緊抓住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多功能集成化發展趨勢,深入實施汽車產業集群“上臺階”工程,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一汽建設世界一流企業、長春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突出新能源裝備、新能源儲能和綠能轉化、新能源化工與材料,大力實施西部“陸上風光三峽”、東部“山水蓄能三峽”、“全域地熱三峽”,推進“氫動吉林”“航煤綠動”“醇行天下”行動,推動“吉電入京”“吉氫入滬”“吉醇入海”,建強綠電變綠氫、綠氨、綠色甲醇、綠色航煤、綠色碳纖維全產業鏈。支持精細化工材料及硅藻土、石墨、玄武巖等材料發展,推動光電子材料和各類傳感器及原材料研發取得新突破。加快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打造光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衛星制造及應用等領域新的增長點,全方位提升吉林產業發展能級。服務業發展要豐滿。全面豐富服務業態,突出特色場景、多元應用、優質供給,大力發展體驗式、沉浸式、娛樂式等新服務場景,既要抓生產性服務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又要抓生活性服務業的新業態新模式新供給,還要抓生態性服務業的城市化、人文化、規模化,促進服務業提檔升級。要深入推進旅游萬億級產業攻堅行動,突出生態特色和冰雪避暑優勢,全面豐富“旅游+”“避暑+”“冰雪+”的內涵與形式,形成豐富多彩的高品質旅游產品序列,吸引更多人來吉林體驗避暑勝地、滑雪天堂、人間仙境,感受現實版的童話世界、世外桃源、關外福地。要科學有效組織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搞活消費業態,激活市場需求,發展首店經濟,把內部消費活起來、把外部消費引進來,讓消費業態更多、品質更好、人氣更旺,讓吉林熱度常在、旅游長虹。
第二,樹立“富”的價值追求,堅定不移推動吉林實現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富國之路、富民之路,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我們要時刻不忘人民對富裕美好生活的期待,以高質量發展筑牢國強民富之基,讓全社會物質供給更富裕、精神產品更豐富,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要讓百姓生活富足。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在持續做大分好“蛋糕”中,不斷縮小發展和收入差距。全方位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品質,讓群眾在豐富多彩精神生活中獲得更大滿足,實現社會全面發展、人的全面進步。要讓企業經營富裕。放活經營主體,少限制、多鼓勵,護源頭、放活水,提高企業成活率,讓經營主體根據市場供需變化和科技進步條件,自主決策經營生產范圍。同時,引導企業合法經營,履行社會責任,做到富而有責、富而有義、富而有愛。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深化央地合作,讓央企再布局、民企大發展、外資快涌入取得新成果。要讓政府財力富余。堅持開源與節流并舉,大力培育涵養稅源,用好用活國家化解債務政策,壯大公共財政實力。要堅持政府過“緊日子”、人民過“好日子”的理念,在壓減“三公經費”、優化支出結構上不斷用力,嚴查嚴處亂鋪攤子、鋪張浪費行為,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發揮最大效應。
第三,明晰“多”的方法路徑,引領保障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我們要堅持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多想辦法、多找路徑、多出實招,利用一切有利條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用力量,匯聚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的強大合力。要多配置資源。堅決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既要善于在全國全球配置資源、為我所用,也要盤活資源、做活資產、搞活資本,最大程度提升資源供給潛力與配置效能,讓經營主體生龍活虎、各行各業活龍鮮健、發展活水源源不斷。要多拓展平臺。大平臺才能成就大作為。要建立若干新興產業孵化平臺,孵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為未來發展培育更多增長點。要搭建各類市場平臺,連通企業與客戶,為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作出吉林貢獻。要積極與國家各部委各協會對接協作,深度參與全國性的各市場平臺和研究平臺建設,牢牢把握話語權、市場機遇和政策紅利。要加強省內平臺合作交流,深化長春市、中國一汽、吉林大學、中國科學院長春院所與各市州對接合作,專班化、項目化、常態化、機制化抓深入、抓持久,務求取得更加豐碩合作成果。要支持產業發展平臺轉型,引導優質項目向平臺布局、扶持政策向平臺傾斜、各類資金向平臺流動。要壯大創新創業平臺規模,培育生成更多經營主體,激發創新活力、點燃創業熱情。要提升開放合作平臺能級,促經貿、暢物流、拓通道,構建更有活力的開放型經濟體系。要多集聚人才。堅持海納百川引人才、多措并舉育人才、苦口婆心留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開展好“吉人回鄉”“創業奮斗,就在吉林”等系列活動,招攬四海賢士、廣納八方英才,真正把吉林打造成英才向往之地、用武之地、興旺之地,讓人才如林成為“吉祥如林”的第一標識。要多貢獻力量。黨員干部要勇于走在時代前列,強化使命擔當,在推動發展和為民服務中當先鋒、站排頭。經營主體要奮勇爭先,弘揚企業家精神,當好現代化建設生力軍。人民群眾要萬眾一心、共同奮進,融入時代洪流、凝聚澎湃力量、共襄振興偉業。
第四,聚焦“彩”的實踐導向,奮力開創振興發展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讓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實現這一目標,別無他途,唯有實干。我們要只爭朝夕、加壓奮進、真抓實干,干就要干成,干就要干出彩,干就要干出個樣子來。謀劃要多彩。善謀才能善為。要放眼全局謀大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胸懷“國之大者”,主動擔當作為,既為一域爭光、更為全局添彩。要立足吉林謀發展,聚焦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多謀發展之計、創新之舉、利民之策,更好地鍛長板、補短板、育新板。要把準目標謀未來,錨定“兩確保一率先”目標,千方百計增容量、提增量、擴總量、強質量,用好新機遇、挖掘新優勢、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在未來競爭發展中爭先進位、勇創一流。過程要精彩。推進過程直接影響著最終成效。要以系統觀念抓推進,統籌當前長遠,分清輕重緩急,排好先后次序,全面統籌協調推動各領域工作。要以務實作風抓推進,大力培樹“嚴新細實”優良新風,真正做到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要以科學方法抓推進,用好“五化”閉環工作法,建立清單臺賬,明確推進流程,編制實用手冊,制作標準模板,成立工作專班,打通落實全鏈條。結果要出彩。一切奮斗都是為了爭取最好的結果。我們要順應全省人民的期盼,增強重振雄風、再創佳績的信心,著力在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和高品質生活體系上率先突破,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上率先突破,在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生態強省、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風險等重點工作上率先突破,奮力繪就一幅幅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的壯麗畫卷。
龍騰盛世、萬象更新。龍年春節在即,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吉林即將迎來新一輪的騰飛。習近平總書記在新年賀詞中講到,東北全面振興譜寫新篇。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乘風破浪,砥礪奮進,積極投身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為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而團結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