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我省“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提供科技加持和賦能,是王永軍代表考慮最多的問題。
2023年,我省克服局地嚴重洪澇災害影響,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837.3億斤,從全國第5位躍升至第4位,增產21.14億斤,占全國增量的11.9%,畝產958.2斤,居全國糧食主產省第1位。這樣的成績令王永軍倍感振奮。
“我們要努力做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工作?!蓖跤儡娊ㄗh,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將關鍵技術要素重組裝、再優化,集成模塊化技術單元,構建高產穩產綜合管理技術模式,努力走出吉林現代化大農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新路,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
王永軍說,今年,省農業科學院將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在全省產糧大縣建設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基地,為“千億斤糧食”產能建設工程提供科技支撐。重點在西部半干旱區的寧江、乾安、通榆等地,推廣秸稈深翻還田條件下水肥一體化產效雙增技術模式;在中部半濕潤區的公主嶺、農安、伊通等地,示范推廣“噸糧田”豐產高效栽培技術模式;在東部濕潤冷涼區的敦化、樺甸、蛟河等地,示范推廣增溫密植豐產栽培技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