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農歷正月初九,春節后首個工作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如期召開。這是吉林省委、省政府連續第十年在農歷新年上班第一天舉行全省性會議,也是連續第四年召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
2月18日,省委、省政府以視頻形式召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省委書記景俊海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胡玉亭主持會議并講話。省政協主席朱國賢出席會議。本報記者 張野 鄒乃碩/攝
吉林新春第一會連續四年聚焦同一主題,就是要拼經濟、拼發展、拼環境!就是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轉變作風、放開搞活、狠抓落實!
與歷次會議相比,今年新春第一會背景更加特殊:
——全省上下信心更加堅定。去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東北視察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隨后又親自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關于進一步推動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為東北全面振興擘畫了宏偉藍圖、注入了強勁動力。在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和悉心指導下,吉林省去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處于全國前列,糧食總產量達到破紀錄的837.3億斤,凈流入人口4.34萬人,十三年來首次出現人口凈流入態勢,眾多一流企業布局吉林,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建設,吉林全面振興進入“上升期”“快車道”的嶄新氣象振奮人心。
——振興突破目標更加明確。省委之前就提出“兩確保一率先”目標,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再次明確把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作為主要目標,激勵了全省廣大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砥礪奮進。
——推動發展路徑更加清晰。在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基礎上,省委作出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和高品質生活體系,打造“豐富多彩”美好吉林的重大部署,各地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找準方向、明確定位,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提質增效,具有吉林特色優勢的產業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推進工作方法更加科學。今年是省委確定的“狠抓落實年”,“總分施工圖”機制、“五化”閉環工作法等已經成為全省上下推動工作、促進發展的有力抓手,“嚴新細實”必將在吉林大地蔚然成風。
作為一座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的標桿工廠,中國一汽紅旗制造中心繁榮廠區集先進的生產工藝和技術于一體,秉承“新高尚、新精致、新情懷”設計理念,遵循“精益生產”“質量至上”原則,不斷提升紅旗品牌競爭力,助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圖為中國一汽紅旗制造中心繁榮廠區生產線正在平穩有序作業。本報記者 王萌/攝
與歷次會議相比,今年的新春第一會要求更加明確:既要“放”出一個新世界,又要“活”出一片新天地。
何以 “放”出一個新世界?會議列出了明確清單:
堅持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先導加快“數字吉林”建設,拓展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應用場景,推行“不見面審批”等模式,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路”“零跑腿”。省直部門和各市縣要結合新一輪機構改革,縱深推進簡政放權,精心做好部門機構職能重塑和審批運行機制“流程再造”,審批權限要能放則放、重心下移、減少層級,“證照分離”“證照一碼通”等便利化改革要繼續深化,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行動要切實抓出成效;
市場監管要注重運用線上監督手段,做到既“無處不在”、對數據異動及時發現處置,又“無事不擾”、最大限度為企業發展留出空間;
全面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企敢投;
堅持依法行政,堅決杜絕任性執法、選擇性執法、運動式執法,創造穩定、透明、規范、可預期的法治環境。各類行政執法在守住底線、守牢紅線前提下,體現人性化、柔性化,首違不處罰、放活不管死,最大限度寬容群眾、包容企業;
建立各類面向企業和群眾的數字化平臺,既提供優質便捷服務,又維護良好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環境;
立足“第一時間+頂格優惠”,持續為企業紓困解難、增強信心。加快推進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相關部門要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共享和大數據資源,實現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免于申報,推動優惠政策直達快享;
全方位規范涉企收費、涉企行政許可及中介服務事項,研究推出更多為經營主體減負的舉措,助力經營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茁壯成長。
為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長春市九臺區全力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受理模式,以“人員代辦”替代“群眾跑腿”,一份材料、一個窗口即可辦理全部證件,簡化審批流程,優化服務質量。本報記者 張野/攝
何以“活”出一片新天地?會議進一步描繪了“豐富多彩”的美好吉林:
社會環境全面放“活”。以營商環境之“活”帶動振興全盤皆“活”,穩住上升期、穩在快車道,市場活力、發展動力、社會創造力充分釋放;
“活”的多元主體被激活。在全社會形成大膽探索、干事創業、寬容失敗的濃厚氛圍,社會更加活躍,發展形式更加靈活;
“活”的強勁動能得以匯聚。創新資源配置更優,自主創新能力更強,創新創業創造的活躍性、豐厚度、成活率進一步提升。人才政策持續優化,人才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實現人才集聚、人氣更旺、活力增強;
“活”的廣闊空間持續拓展。以資本上項目、促資本助企業、用資本拓市場,資本“活水”激活吉林“一池春水”。廣開門路、多辟渠道,國內國際市場競相發力、傳統新興市場互促共進、線上線下市場有效融合。以人為本、以寬為基、以活為要,政策協同效應充分顯現;
“活”的服務支撐不斷強化。服務保障持續優化,民生福祉日益增加,社會服務體系和基層治理體系更加充滿活力,服務更靈活、更便捷、更舒心,更加方便人、愉悅人,讓人更加自信、更加幸福。
由中國鐵建大橋局六公司長太高速一工區施工的合心互通與長春繞城高速公路進行交通二次導改,標志著長太高速與繞城高速的交通轉換連接正式完成。本報記者 潘碩/攝
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支撐。以“營商”促“贏商”,吉林新春第一會意圖明確,招招指向項目建設。
精準聚焦謀項目,就是要緊扣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這條主線,突出培育新質生產力這個重點,抓緊謀劃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作用強、示范效應好的優質項目。
提升質效引項目,就是招商引資思路要再拓展、舉措要更靈活,謀劃對接要更積極,招商渠道要更豐富,招商活動要更精準。
梯次推進抓項目,就是建成項目抓投產,在建項目抓施工,新建項目抓開工,簽約項目抓落地。各方面要以開局即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勁頭,倒排工期、分類推進,確保實現既定目標。
強化保障建項目,就是要突出要素跟著項目走,在科學配置、健全機制、優化服務上下功夫,分級統籌、分類施策,及時有效滿足項目建設水、電、氣、暖、通信和數據等需求,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繼續深化“創業奮斗 ‘就’在吉林”系列活動,完善人才政策3.0版配套實施細則,用項目吸引人才、用事業留住人才,讓廣大回吉人才如鳥歸林、如魚得水、如沐春風。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實。會議特別提出,省委將今年確定為“狠抓落實年”,各地各部門要把精力向抓落實聚焦,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不講大話套話、不搞花拳繡腿、不做無效勞動,以實干開創全省營商環境和項目建設新局面。
只爭朝夕,拼搏奮進。
吉林新春第一會,讓人心潮澎湃、步履匆匆。而明天,就是雨水節氣。吉林,萬物復蘇,萬物生長。
作者:于迅來/總策劃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銳 黃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