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近年來,白城市深入落實省委、省政府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部署,圍繞全市高質量發展戰略,立足地域優勢,最大限度盤活本地人才資源,努力鍛造一批、招引一批、留住一批,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白城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突出“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聚才。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白城市人才工作的20條舉措》,把人才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推進,按照國家和省有關人才工作意見、方案逐項研究落實舉措,細化任務分工,明確責任人員,運用“五化”閉環工作法狠抓落實。以“奮斗創業,‘就’在白城”為主題舉辦校企人才合作簽約儀式,域內34家重點企業與省內19所高校達成人才、技術全方位戰略合作。
強化三步走戰略引才。用活一個政策,建立了市級創業扶持資金制度,市財政每年設立200萬元人才創業專項資金,助力人才發展。抓好兩個渠道,聚焦基層治理,留住大學生人才;聚焦領軍團隊,引進高層次人才。建強三支隊伍。建強戰略型專家人才隊伍,聚焦“五大安全”等重大戰略需求,采取“一事一議”方式,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4人,聘請院士專家14名,建立高端人才庫,組建首批吉林西部白城地區高端智庫;建強實用型鄉土人才隊伍。圍繞鹽堿地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畜牧業發展等方面,出臺《關于加強鄉土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全方位做好鄉土實用人才培養、管理和使用。組織開展鄉村振興人才職稱評審,評定初中高級職稱616人;建強技術型藍領人才隊伍。緊扣產業發展所需,充分發揮職業技能公共實訓基地、首席工作室、師徒工作間等優質培訓資源,大力開展急需緊缺工種培訓,采取“雙基地、雙導師”培養模式,將全市6325名技術型藍領人才納入培養范疇。
推動產才融合留才。緊扣我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立足白城實際,圍繞產業集群,按照“一產業集群、一人才工程”總體布局,動態開展人才需求調查,有針對性集聚人才成勢。堅持“政府主導、定向培養、按需引進”方針,助力綠電能源產業發展,主動對接吉林大學無機合成與制備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白城鉛炭電池研發基地,重點開展鉛炭電池關鍵材料和技術研發,逐步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人才合作格局。深化作風建設提升年和“走基層大調研、面對面解難題”活動,主動深入企業送政策、送崗位,指導企業開展人才招聘,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累計發布生產操作、設備技術等6類崗位,組織專場招聘會6場,發掘推薦優秀人才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