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實提高百姓就醫的體驗感,讓百姓健康路上更有‘醫靠’。”這是全國政協委員、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院長劉林林始終不變的信念。
2023年,劉林林首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一名合格的委員,就是要在本職工作中發現問題,替老百姓發聲。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將認真履行好委員職責,用一條條貼近民生的提案,展現全國政協委員的新風采。”劉林林說。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多年來,劉林林始終把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保障作為目標。由她主導研究的以自身抗體檢測為基礎研發的腫瘤早篩試劑盒,解決了血中抗體非特異性結合的關鍵問題,在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等國內7省13市的27家醫院應用,打破了國外在自身抗體檢測技術上的壟斷,有效降低了患者治療費用。她自主研發構建的高分子納米材料靶向腫瘤藥物輸送平臺,具有優異血液長循環能力及對腫瘤組織高度的選擇性,實現了高分子納米載體材料公斤級制備和順鉑納米藥物的千瓶級量產,以智能納米藥物為基礎,有效提升了腫瘤精準治療。
醫療衛生是群眾最關切的民生之一。在醫學臨床一線學習工作了近30年,劉林林切身感受到,保障老年人就醫需求,讓老年人就醫更加便捷是重要的民生課題。“為了能夠實現這一目標,應促進互聯網醫院建設,提供家庭成員組的互聯網就醫模式或社區聯動互聯網醫院智慧醫療平臺模式,通過家人或社區志愿者的幫助,解決老年群體互聯網使用技術難題,實現老年群體對互聯網醫院業務的便捷獲取是更加行之有效的方式。”
2023年召開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上,劉林林提交了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方便老年人就醫的提案。劉林林認為,互聯網醫院的建設,使醫療服務不再局限于線下實體醫院的診療服務模式,實現了分級診療、專家資源下沉、技術遠程指導、遠程教學等業務指導和協同,最終實現醫院的醫療服務由院內資源向院外資源的延伸,同時也為院內醫療信息系統的完善奠定了基礎。提案獲得了國家相關部門的回復。
從2020年6月11日獲得運營資質,到2020年7月20日正式更換營業執照,再到2020年8月1日正式揭牌,經過三年多時間持續進行的就診流程改進,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實現了一站式診療服務,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打通患者與醫生的距離關卡,讓患者體會“指尖上的醫院”,足不出戶、點點手指就能享受醫院優質醫療服務。在疫情防控期間,醫院互聯網醫院智慧醫療平臺與吉林省社區老年大學、九臺農商銀行營業網點聯通,通過多年來搭建起的社區銀行惠民渠道,共同推出了智慧社區醫療惠民舉措。這一舉措,輻射到省內200余家社區,獲得了老百姓的諸多認可。“現在,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通過整合全院76個臨床科室、900余名在線醫生,為全省老年人提供居家診療服務。”劉林林成就感滿滿。
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即將召開,今年,劉林林除了帶來更加完善的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方便老年人就醫的提案外,還重點關注了腫瘤規范化診治的問題,建議提高腫瘤規范化治療水平,為腫瘤患者提供個性化診療方案,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