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偉)日前,在省科協的大力支持下,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國家第一批產業顧問組吉林省肉牛產業顧問組、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的相關專家走進鎮賚縣,為當地的肉牛養殖企業送科技、送服務,科學指導企業做好極端天氣驟變下安全防范工作,確保畜牧業安全生產。
在鎮賚縣和合牧業發展有限公司,一排排現代化鋼架結構牛舍排列整齊,海福特、安格斯等品種的肉牛聽著音樂,悠閑地吃著草料。在經過嚴格的消毒程序后,專家組一行實地察看了養牛圈舍和飼草儲備情況,了解天氣變化對育肥牛增重以及繁殖母牛、犢牛飼養管理等方面帶來的影響。作為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白城實驗站的依托單位,和合牧業實行良種繁育和高檔育肥相結合的自繁自育養殖模式,目前企業肉牛養殖規模發展到1.3萬頭,通過“放母還犢”“母牛超市”等形式帶動農戶養殖,讓當地更多的農戶當起了“牛”老板。
在隨后的座談會上,與會專家圍繞加強物資儲備、預防牲畜凍害、抓好疫病防控等方面獻智獻策,養殖企業更是抓住這一難得的機會,積極提問,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呂文發教授建議養殖企業特別是散戶要加強防寒和飼料質量監控;吉林農業大學楊連玉教授從肉牛飼料及日糧配比等方面給出合理化建議;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曹建民教授建議養殖企業要發揮帶動作用,幫助農戶解決飼料供應上的問題,減少農戶損失,提升養殖戶信心;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高云航教授從養殖效益進行分析,建議養殖場(戶)利用輕簡化技術,做好“擋風墻、厚墊草、飲溫水”措施,來應對寒潮天氣。中國農業科學院特產研究所研究員趙傳芳、吉林農業大學科技管理處副處長王軍、吉林農業大學副教授張學峰等專家分別從疫病防控、動物營養、材料運輸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