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開工首日,吉林吹響了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的號角,在全省發出拼經濟、拼發展、拼環境的動員令。號令一出,記者注意到,吉林各地紛紛坐不住了,開始以新賽道、新姿態搶跑今春開局。
布局“新賽道”,吉林意在制勝
2月21日,長春市召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確定數字經濟為振興發展新賽道,并發布了數字經濟發展攻堅突破行動計劃,明確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目標,安排部署6個專項行動,啟動運行數字長春系列平臺。即聚焦數字產業化,圍繞“芯、光、星、車、網”等優勢領域,謀劃實施重點數字產業集群能力提升行動,加快建設長春“光谷”、凈月數字經濟產業園、光電信息產業園、長光衛星航天信息產業園,在數字核心產業培育壯大上攻堅突破;聚焦產業數字化,加速以數字“賦能、賦值、賦智”,大力發展數字農業,加快工業智改數轉,擴大新型數字消費,在數字賦能轉型升級上攻堅突破;聚焦數智化治理,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化“最多跑一次”“證照一碼通”等改革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在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上攻堅突破;聚焦數據價值化,加快數據匯聚融合、共享開放和開發利用,完善長春數據交易中心、大數據深加工基地等平臺功能,在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發展上攻堅突破。
長春希達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首家研制成功亮色度逐點一致化校正技術、現場校正技術的企業,圖為工人在COB自動化倒裝生產線調試設備。
白城、松原、遼源等城市,抓住新能源產業的新賽道、新機遇、新風口,從“風沙城”“石油城”“煤礦城”中崛起為新能源發電、新能源裝備制造業和零碳產業的綠色城市,謀求實現綠色轉型升級。
承載著全省新能源發展使命的“陸上風光三峽”工程,在美麗的吉林西部加速崛起,為建設生態強省、推動吉林振興注入了強大的“綠色動能”。圖為位于白城市的風力發電機組。本報記者丁研/攝
節后上班第一天,吉林寧江經濟開發區內的企業陸續開工復產。高度智能化的工廠里,機械臂按程序設定完成生產工序,經過多個流程后,嶄新的太陽能光伏板被制造出來,這是松原市新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場景。“我們提前做好產線維護調整,過完年上班就開足馬力全速生產,公司效益好,我們越干越有勁!”面對記者,生產經理宋明亮一臉的喜悅。
長嶺縣緊緊圍繞我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貫徹落實松原市“1145”戰略部署,加快天然氣化工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構建勘探開采、儲氣管輸、綜合利用、精細化工天然氣開發全產業鏈。圖為長嶺縣工業集中區化工產業園年產6萬噸工業二硫化碳企業生產線。本報記者 石雷/攝
為促進資源優勢加快轉化為豐碩的發展成果,2月20日,白城市召開全市首季“開門紅”工作調度會,要求緊盯目標抓調度,優化“賽馬”機制。遼源市“新春第一會”提出,要以新能源引領產業結構轉型,推動遼源由傳統煤炭基地向現代零碳高地轉變。
縱觀全球歷史,無論是企業發展,還是國家進步,看準方向并領跑新賽道是制勝之道;放眼國內,各地在競逐新賽道方面也是不遺余力。當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關鍵技術賦能各個領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速迭代。如果說科技創新是推進競爭力提升和現代化先行的關鍵變量,那么制勝新賽道就是產業迭代升級與換道超車的必由之路。
我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把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作為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擴大影響力。圖為吉林化纖集團國興碳纖維公司碳纖維生產開足馬力。 本報記者 石雷/攝
牽住“牛鼻子”,吉林久久為功
2月19日至20日,延邊州拿出2天時間,集中聽取2024年州直部門重大項目謀劃情況匯報。會上,州發改委、州工信局等部門分別匯報了本行業領域2024年重大項目謀劃情況,與會州領導現場點評、提出具體建議:發改部門應積極對接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緊跟國家資金投向、投資動向,善于從中謀機會、找資源、爭資金,謀劃實施一批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推進鄉村振興、完善基礎設施的重大項目;工信部門應依托延邊工業綜合服務平臺、“千人助千企”助企機制做好項目服務保障,以扎扎實實的工作成效確保項目招得來、安得下、留得住、發展好;商務部門要精心辦好圖洽會、2024東北亞餐飲產業發展大會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節事活動,推動企業把產業項目、區域總部、研發基地、營銷中心、結算中心落戶延邊……
聚焦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通化市提出繼續開展“項目攻堅年”行動,擴大產業項目投資,專班推進重大項目,開展“六大領域項目建設會戰”和“四大攻堅行動”,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200個以上,動態謀劃儲備重點項目500個以上,形成梯次推進、滾動實施的項目投資局面。
項目建設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把項目建設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是一天也不能耽擱、一刻也不能懈怠的使命與責任。下好項目“先手棋”,以項目“開門紅”促進經濟“開門紅”,久久為功,必有回響。
重在“抓落實”,吉林先人一步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
2月19日,吉林市召開全市大會,提出深化“九解一協調”,提速江城新發展。要求全市上下堅決抬高發展標尺,全面提標、鑿實具體,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優化營商環境,深化“九解一協調”2.0升級版,堅持遍訪與解扣并重、宏觀與微觀統籌、放活與管好結合、“親”與“清”協調,持續讓企業叫好、指標飄紅、發展上揚。
為確保中國石油吉林石化煉油化工轉型升級項目早日達產創效,吉林石化于正月初二開始,西、東、中區項目陸續恢復正常施工。圖為吉林石化煉油化工轉型升級年產120萬噸乙烯項目建設現場,該項目已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劉飛/攝
2月20日至23日,白山市委書記率隊赴廣東省佛山市、廣州市、深圳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就醫藥健康、全域旅游等產業尋求合作。僅以人參醫藥產業為例,此次白山到訪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有望實現雙方共同做好人參全產業鏈開發文章,建好中國人參產業示范區,推動白山人參醫藥產業向千億級規模邁進。
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周,四平市密集召開高標準農田建設調度推進會、國有資產資源盤活利用專題會等重點工作調度會,分析形勢、研究措施,科學謀劃安排下一步重點工作,吹響全市上下“創新實干奮進年”的號角。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科學的決策、周密的部署、宏偉的目標,只有落實到實踐、落實到基層、落實到群眾中去,成為黨員、干部、群眾的實際行動,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2023年,我省經濟運行呈現穩步回升、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展現出率先突破的堅實底氣,呈現出進入“上升期”“快車道”的蓬勃態勢,這正是全省上下攻堅克難、狠抓落實的結果。省委更是將今年確定為“狠抓落實年”,就是要以實干讓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化為群眾福祉。
春江水暖鴨先知。經營主體最能感知經濟環境和市場的溫度。
在長春新區光電與智能裝備產業園的吉林省永利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激光管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調試激光管。本報記者 石雷/攝
2月23日,長春新區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和以往不同,此次大會特別邀請企業家代表和金融、智庫、商協會、招商機構等重要戰略合作伙伴站C位,作發言。當市場活力越來越“熱辣滾燙”,當經營主體越來越有“獲得感”,我們有理由相信——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
作者:于迅來/總策劃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銳 黃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