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剛剛結束,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公益慈善基金會會長劉啟芳又來到臨江市六道溝鎮中心學校和圖們市石峴鎮水南村,調研“同心圓——智慧教室”和“同心圓——一家親老人食堂”公益項目的運行情況。
作為長期工作在興邊富民一線的政協委員,自履職以來,劉啟芳深入吉林、廣西、新疆走訪調研,對邊疆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需求提出提案和建議的同時,發揮自身先進模范人物的社會影響力和聯系廣泛的優勢,立足吉林,面向全國,為興邊富民匯聚社會資源和力量。通過促進產業落地、優化教育資源、改善老人就餐服務、邊疆地區黑土地保護、沙漠地區地力提升等工作,共同助力邊疆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為實現教育資源共享,劉啟芳聯合上海的企業家和基金會,引進東部地區先進的教育資源,在吉林、廣西、新疆的邊疆地區發起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助力小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同心圓——智慧教室”公益項目。“如今,該項目還吸引了江蘇、安徽、福建、廣西的民營企業家積極參與,深受邊疆地區學校師生的歡迎。”劉啟芳說。
身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北京人,2013年,劉啟芳來到吉林出差,便和黑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在田間地頭實地考察,了解農民所想所盼,希望能夠切實改善廣大農民的生活條件。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興邊富民的一線,她一干就是11年。
開展“精心助農”重點地區農產品助銷活動,產品銷售到全國21個省市;實施鄉村教師關愛行動,挑選教師和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在邊疆地區開展老人食堂項目,服務65歲以上留守老人……劉啟芳將黨和政府的關懷、社會各界的溫暖送到了更多鄉親們的心坎上。
即將迎來全國兩會,劉啟芳將把《關于利用生物工程和精細化管理配套體系提高黑土地糧食產量的提案》以及《關于開展建立測土配方精準施肥體系改良沙地土壤的提案》帶到會上。“這是我在調研和實踐的基礎上,圍繞邊疆地區的土壤改良和產量提升相關內容提出的想法,希望能與有關部門和委員共同討論,為興邊富民提供更精準的支持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