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3年,在東北振興戰略實施2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再到東北,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強調要牢牢把握東北的重要使命,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這次座談會站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上,向著中國式現代化進發,對東北全面振興作出新的戰略部署。此后,中央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支持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東北三省一區牢記使命、腳步不停,東北振興呈現出“中央鼓聲激越、地方足音鏗鏘”的新態勢。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吉林日報與黑龍江日報、遼寧日報、內蒙古日報共同發起《落實總書記部署——東北振興 鼓聲激越 足音鏗鏘》大型聯動報道,深入報道三省一區牢牢把握時代使命,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共譜振興發展的交響樂章。
冰雪消融,春風蕩漾,遼寧就如同這個季節,春意盎然,生機勃發。
在這里,遼寧省委堅定不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帶領全省干部群眾全力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集中力量開展“八大攻堅”,向新時代“六地”建設進軍,全面打響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的“遼沈戰役”。
陽光下,新民市羅家房鎮的萬畝稻田顯得愈加金燦燦。遼寧日報記者楊靖岫 攝
大干必有成果,奮斗就有回報。過去一年,遼寧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萬億元,增長5.3%,自2014年以來增速首次高于全國。遼寧經濟運行低速徘徊的態勢發生重大轉變,干部干事創業的精神狀態發生重大轉變,遼寧營商環境發生重大轉變,外界對遼寧的預期發生重大轉變。遼寧全面振興,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其興可待。
回顧三年行動首戰之年取得的許多鼓舞人心的戰果成績,在在遼全國人大代表、住遼全國政協委員心中產生強烈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我們堅信,只要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敢闖敢干加實干,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就一定能夠如期實現。”
制造業是遼寧的傳統優勢,推動制造業不斷向自動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是遼寧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的必然選擇。
新松C4車間近百米長的數字化智能生產線上,SR210機器人在各自工位上上下翻飛準確地抓取零部件、組裝另一臺稍小的工業機器人SR50。遼寧日報記者 楊靖岫 攝
“遼寧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源地,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應用場景十分豐富,這些都是發展人工智能的先天優勢。”張進代表表示,科教資源優勢正轉化為遼寧振興發展的勝勢。
張進代表建議,要在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壯大科技企業群體、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方面下更大功夫。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速培育以新一代機器人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興產業,推進新一代機器人、核心支撐軟件、工業互聯網等系統集成應用,在開辟新領域新賽道上聚力攻堅,助力遼寧制造業轉型升級。
作為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于本宏委員帶領企業深耕工業母機行業,解決了國產高端數控機床自主可控的諸多“卡脖子”問題。他認為,發展高端工業母機是我國當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賽道。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要持之以恒地聚焦工業母機行業自主創新,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成果轉化,助推遼寧高端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要集中政策資源推動國內少數具備人才鏈、技術鏈、產業鏈‘三鏈融合’的工業母機企業向高端化、精密化、定制化、綠色化方向升級;加強國際融通與合作,在國際機床市場中尋求更大突破。”于本宏委員建議。
遼寧省朝陽市建平縣喀喇沁鎮華杖子村姜傳龍家的高粱喜獲豐收。遼寧日報記者 楊靖岫 攝
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是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之一。作為全國糧食主產省,遼寧各類農產品供給在國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踐行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方面條件優越、潛力巨大。
在陳溫福委員看來,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就是要始終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在首位,切實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使良種良田實現高質量發展,努力讓“中國碗”裝上更多“遼寧糧”。
盤錦市大洼區唐家鎮北窯村被金色的稻田環繞。遼寧日報記者 楊靖岫 攝
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于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陳溫福委員建議,一方面,要不斷推進用地與養地相結合,持續改善黑土地的內在質量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另一方面,要持續加快種業科技創新,完善聯合研發和應用協作機制,加大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為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東北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在我國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地處‘咽喉之地’的錦州,是連接東北和華北的交通樞紐。要緊扣我省向東向北開放的戰略布局,發揮區位、港口、產業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做強陸海物流樞紐功能,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王心宇代表認為。
王心宇代表建議,聚焦遼寧新時代“六地”這個目標定位,牢牢牽住開放這個“牛鼻子”,抓住國家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重大機遇,下足功夫做好通道、樞紐、產業三篇文章。持續優化港口功能和集疏運體系,加快申報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構建以錦州為中心的遼西區域新的產業組織,促進存量產業延鏈、補鏈、強鏈、集群式發展。同時,通過資源重整、創新引領和數字賦能,催生新制造、新服務和新業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流的營商環境。過去一年,任勇強代表切實感受到遼寧營商環境發生的重大轉變。他表示,遼寧省委、省政府持續加大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力度,持續推動“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改革,優化政策兌現審批流程,讓企業得實惠、發展得質效。
當前,遼寧正在全力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這讓任勇強代表帶領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更足、動力更強。他期待,政府相關部門在能耗指標、稅收優惠和補貼等方面給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降低制度性成本;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產業全鏈條,加強政策指導和信息服務;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穩定、透明、規范、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華晨寶馬里達工廠車身車間,機器人正舞動手臂進行作業。遼寧日報記者 萬重 攝
戰鼓聲聲催奮進,百舸酣戰正當時。當前,遼寧正處在難得的戰略機遇期、政策疊加的紅利釋放期、發展動能的加快集聚期、產業升級的轉型關鍵期、跨越趕超的發展窗口期,正是干事創業、建功立業的好時候。代表、委員們一致表示,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咬定目標不放松,保持定力不動搖,以小勝為大勝,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攻堅之戰。
遼寧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哈爾濱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大事記
2023年9月11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遼寧貫徹落實工作。
2023年9月14日,省委召開全省領導干部會議傳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咬定目標不放松,敢闖敢干加實干,奮力譜寫遼寧全面振興新篇章。
2023年9月25日,第四屆遼寧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沈陽開幕。
2023年9月26日,首屆全球遼商大會在沈陽開幕。
2023年9月27日,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召開,強調全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遼寧,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2023年10月7日,全省決戰四季度決勝首戰年動員部署會舉行,強調要錨定日標、鼓足干勁、加壓奮進,奮力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
2023年10月17日至1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郝鵬率遼寧省友好經貿代表團繼續在俄羅斯進行友好訪問,強調堅定不移落實中俄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遼寧與俄羅斯地方間友好交流和務實合作走深走實。
2023年10月23日至25日,遼寧首次舉辦中俄地方投資發展與貿易合作大會,表明了遼寧向北開放的決心。
2023年11月6日至7日,中共遼寧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在沈陽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遼寧省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的意見》,作出遼寧發生“四個重大轉變”的判斷,提出打造新時代“六地”目標定位。
2023年11月15日,遼寧徐大堡核電站1號機組核島開工儀式在葫蘆島興城市舉行。
2023年11月28日,遼寧省黨政代表團赴廣東省學習考察,提出對標先進學習經驗,深化交流擴大合作,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遼寧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2023年12月20日至21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沈陽召開。強調要保持首戰之年良好態勢,集中力量開展“八大攻堅”,打好打贏三年行動攻堅之年攻堅之戰。
2023年12月8日,吉林省黨政代表團來遼考察并簽署“1+14”合作協議,強調推動“遼河兩岸”“白山松水”緊密互動深化合作,攜手譜寫遼吉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嶄新篇章。
2024年1月27日,俄羅斯食品文化節(俄羅斯制造)在沈陽開幕。
2024年2月1日至2日,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之年總結會在沈陽召開。會議動員全省上下繼續以奮斗姿態和拼搏狀態,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攻堅之戰,為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奠定堅實基礎。
2024年2月18日,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打贏攻堅之戰動員大會在沈陽召開。會議動員和激勵全省上下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在首戰告捷基礎上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更大力度和更實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堅決打好打贏攻堅之年攻堅之戰,奮力實現攻堅必勝、連戰連勝。
作者:遼寧日報記者 王坤 劉樂 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