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市自然風光優美,旅游資源豐富,發展全域旅游產業優勢明顯。圖為位于白山市江源區的八里坡文化園。
春節剛過,中鐵上海工程局沈白高鐵吉林段TJ-5標項目部有序組織500余名建設者奮戰一線,全力沖刺一季度“開門紅”。圖為工人們正在鋪設隧道防水板。 徐孝忠 攝
國網白山供電公司成立項目供電服務推進小組,對全市項目按性質、負荷特點、建設工期等確定配套電網項目包,并進行跟蹤服務,全力推動項目建設。圖為工人正在作業,保障沈白高鐵建設用電不間斷。 趙洪濤 攝
春雪連降,白山市各滑雪場仍然人流如織。
依托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白山市積極組織開展冰雪賽事、節慶活動,發展壯大冰雪旅游產業。圖為挑戰最多人同時玩陀螺吉尼斯世界紀錄。
規劃雪道113條,雪道總長113.4千米。將實現“三個第一”,即綜合條件國內最優、亞洲第一的超大型滑雪場,我國首個可以承辦冬奧會全部雪上項目比賽的滑雪場,第一個國內年接待游客超百萬的滑雪場,可實現“一座雪場一座城承辦一屆冬奧會”。這就是吉林省冰雪運動中心,白山市傾力打造的世界高端滑雪場;
春節的余溫還未完全散去,位于長白山腹地的中鐵二十三局沈白高鐵吉林段TJ-6標施工現場,車輛穿梭、機聲隆隆。建設者們爭分奪秒、施工正酣。作為沈白高鐵控制性工程之一的長青、東山兩座長大隧道,掘進施工如火如荼,項目部集中力量、時間、投入,按下“加速鍵”,向著“高鐵時代”奮力沖刺;
總投資5億元,規劃面積約60公頃,建設萬頭肉牛存欄育肥基地、育種基地、屠宰及食品加工基地。龍年伊始,撫松縣便傳來佳訊,該縣與山東翔瑞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簽約,共建肉牛生態養殖全產業鏈項目。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產值24億元、稅收3.6億元,共同譜寫肉牛產業發展新篇章……
春寒料峭,白山大地卻掀起振興發展熱潮。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以上,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一項項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催人奮進,釋放潛力、激發活力、集聚動力的舉措務實可行。今年,白山市把經濟工作作為頭等大事、首要工程來抓緊抓實,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全力加快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全面振興,為迎接“高鐵時代”、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奠定堅實基礎。
綠色產業,集群發展
用世界級眼光和國際化思維完善產業規劃、強化系統設計,積極融入科技、大數據、文化等元素賦能產業發展,白山市加快推動產業提檔升級,以更多新質生產力,提升全域旅游、人參醫藥、新材料新能源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
項目賦能,全域旅游產業集群提質升級。圍繞松花江生態經濟帶、鴨綠江生態經濟帶、吉林省冰雪運動中心“兩帶一中心”,串點成線、串線成面,推動全域旅游產業發展。松花江生態經濟帶將推動長白山神廟窯址、渤海千年漁村、四海龍灣瑪珥湖等18個重點項目盡早開工,按期投入運營。鴨綠江生態經濟帶重點推進千年崖城二期、四海為家露營地、龍頭山風景區等重點項目建設,鴨綠之眼·尋龍灣、葦沙河水上樂園將打造成為樣板,與松花江遙相呼應,形成新的增長極。吉林省冰雪運動中心力爭上半年開工,加快周邊小鎮、冰雪裝備制造園等項目建設,謀劃建設五星級酒店,打造全產業鏈冰雪業態。同時,積極謀劃節慶活動,“長白山之夏”文化旅游季、“長白山之冬”冰雪旅游季煥新升級,做好城市營銷,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冰雪產業火熱,更加堅定了建設吉林省冰雪運動中心的信心,爭取在2025年高鐵通車后滑雪場開板,以頂級雪場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資金流。
靶向發力,人參醫藥產業集群爭取突破。高標準建設中國人參產業示范區,大力實施長白山人參振興工程,推動人參上下游企業進入示范區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國藥人參醫藥產業園、華潤和善堂新廠二期三期、山西振東藥業道地藥材深加工等項目落地,構建人參產業標準化支撐體系、精深加工產業體系、品牌營銷體系和產業管控體系。醫藥產業將集中突破一批藥品創制技術,支持施慧達、春柏藥業、撫松中藥等重點藥企產品研發,年底前力爭推動明泉藥業、金森賽德藥業投產,以創新創造實現醫藥全產業鏈發展。依托康養資源,加快長白山生態醫療康養特色小鎮、溪谷溫泉小鎮、果園村康養基地等項目建設,吸引更多人到白山康養旅居。
以點帶面,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集群拓鏈成勢。光伏玻璃項目力爭4月開工建設,靖宇抽水蓄能電站項目也將盡快開工建設,積極謀劃上下游配套項目,推動優勢產業成鏈成群,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充分發揮硅藻土、白云巖等世界級資源優勢,深度開發硅藻土功能填料、醫用高端助濾劑等高附加值產品,加快前沿材料產業化創新發展。科學布局光伏發電、風力發電,加快開發地熱資源,打造綠電“藍海”,吸引更多新材料、先進制造業落戶白山,實現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互促共進、融合發展,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多向發力,綠色食品產業多點開花。圍繞礦泉水、特色山珍、小漿果等特色資源,白山市將深化與農夫山泉、廣藥、五糧液等戰略投資者的合作,研發高端飲品,構建“源頭好水—純凈水—功能飲料—食品加工”一體化水產業鏈。以農業“十大產業集群”培育為抓手,加快推進長白山菌菇小鎮、京東云臨江鄉村振興示范基地、撫松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長白郵政時光小鎮等項目建設,精深開發長白山寒地藍莓、軟棗獼猴桃、椴樹蜜、五味子等優勢資源,完善物流體系,創新運營模式,讓更多“長白山品牌”的綠色食品走向高端市場。
項目建設,全力以赴
沒有高質量項目支撐,就沒有高質量發展。白山市全年將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190個,完成投資1082.4億元。全市各地各部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活動,動員一切力量、調動一切資源、想盡一切辦法,全力以赴推進項目建設,打造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增長點、增長極。
完善要素保障,抓緊開工一批。強化“一年之計在于冬”的理念,對已列入年度計劃的新開工項目,進一步細化時間表和任務圖,逐一部署節點計劃,抓緊落實項目審批、征地拆遷、土地平整、籌備建設材料等建設條件,按照開工時間倒逼工作進度,把時間搶出來,把進度搶上去,確保按期開工、實質開工。
強化跟蹤問效,抓緊建成一批。圍繞項目編制、申報、立項、審批、落地、開工、建設等關鍵環節,落實包保領導和責任部門,將任務分解到季、細化到月、關注到旬,壓緊壓實項目建設責任鏈。充分發揮園區平臺集聚帶動作用,加快推動醫藥高新產業園、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鴨綠江河谷生態食藥產業園、撫松食藥納米產業園、國藥肽谷新廠、長白山菌菇小鎮等園區建設,加強調度跟進,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加快實現更多實物工作量,確保續建、擴建項目早日建成,真正讓小項目好項目遍地開花、大項目重點項目強力引領。
壓緊壓實責任,抓緊投產一批。嚴格落實包保責任制工作要求,健全完善考核機制,重點考核包保責任人幫助企業進度加快了多少、要素保障了多少、困難化解了多少、資金到位了多少,防止包保工作簡單化、過場化、形式化,以包保實效確定工作實績,推動項目順利投產運營。適時召開專題會、推進會、碰頭會,把項目建設、經營堵點、問題瓶頸報上來,把務實措施、化解方案、工作專班落下去。切實提高服務意識,變被動為主動,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保障企業穩產達產、擴能擴產。在全年適當設定無會月,讓干部抽出時間到項目建設一線發現問題、紓難解困、推動發展,確保項目有序推進、早日投產、盡快達效。
精準招商,務實引資
項目“招商”只是開始,“落地”“開工”才是關鍵。今年,白山市將對招商項目實行“領導包保、專班推進”,強化招商引資資金到位和項目落地。
做好包裝謀劃,提高項目簽約率。全市各級黨員干部在“走出去”之前,先盤點好自身資源、家底,密切關注國家和省里政策走勢、投資方向、產業布局,及時跟進、實時更新,緊扣導向和趨勢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做好包裝設計,提升項目成熟度,確保項目謀得準、報得上、能落實。
精準延鏈補鏈,提高項目履約率。深化產業鏈招商,把延鏈補鏈強鏈作為重中之重,順著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供應鏈招大項目、引好項目。依托“鏈主”產業繪制招商圖譜,按圖索驥、精準招商,引進上下游配套項目,讓廣大企業在家門口就能用最低成本配置最優資源,推動經營主體由“單兵作戰”轉向“集群發展”,聚力構建“遷不走、拆不散”的產業共同體,為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匯聚不竭動力。
講究方式方法,提高項目成功率。牢固樹立“以招商引資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全員招商、全域招商、全力招商,調動一切資源和力量,形成人人抓招商、促招商、服務招商的濃厚氛圍。充分利用域外鄉賢的人脈資源,繼續辦好域外白山籍企業家大會,用心用情吸引更多白山籍優秀人才回鄉創業、投資興業。發揮域外白山籍企業家的橋梁紐帶作用,為白山經濟發展注入更多源頭活水。
緊盯需求,激發活力
緊盯市場需求,白山市充分挖掘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回補和消費升級,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
穩定本地消費。積極探索擴大消費券覆蓋范圍,創新投放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消費券,適時優化調整種類、面額和使用方式,提高消費券核銷率、杠桿率。并結合白山資源特色,總結怡濱美食街成功經驗,打造更多集購物餐飲、親子娛樂于一體的休閑場所,加快建設一批夜間風情街區、購物潮地、樂動場館,多層次多樣式地滿足各類消費需求,努力把消費留在本地。
吸引域外消費。充分發揮全域旅游資源優勢,促進旅游消費與文化資源深度融合,深挖長白山綠色食品潛力,不斷豐富文旅產品供給,打造更多消費熱點和網紅爆點。構建全媒體宣傳矩陣,持續推出展示白山美麗自然生態和厚重文化底蘊的宣傳報道。加強與策劃公司的溝通合作,大力開展城市品牌營銷,鼓勵更多自媒體創作者發布優秀作品,以星火之力匯聚燎原之勢,立體化、矩陣式提升白山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域外人員來白山旅游、購物、置業。
創新消費模式。深度開發、升級消費增長點,加快發展休閑養生、綠色健康、“銀發”經濟等新興業態,打造更多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新模式,有效構建多元化的發展格局。在鞏固傳統商業模式的前提下,優化產業鏈供給,加快創新發展線上消費,鼓勵支持直播帶貨等網紅經濟發展,推動線上線下有機融合,進一步釋放消費潛能。
厚植沃土,培優壯大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白山市將強化要素保障,著力推動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是攻堅戰,更是持久戰。白山市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堅持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先導,持續提升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用優質高效貼心的服務助力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招客引流。樹立鮮明導向,對有利于優化營商環境的事,頂著壓力擔著責任也要干,對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堅決“零容忍”,發現一起、處理一起、通報一起,讓企業安心、放心、舒心發展。
培育壯大經營主體。堅持外引內培,實施民營企業培優扶強行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行動,積極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鼓勵支持“個轉企、小升規、規上市”。鼓勵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發展,全力支持吉科軟公司,在數字化項目建設方面給予傾斜,推動企業在主板或者創業板盡快上市。
落實惠企紓困政策。用好用足省委、省政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39條措施,把更多的權力、資源、機會、信心放給市場、放給企業。對于市場準入、要素獲取、公平執法、權益保護等方面政策,做到吃透精神、把準方向、靈活運用,幫助企業解決“準入難”“融資難”“回款難”“維權難”等問題,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強化政策落實,實施政策清單化管理,每年集中梳理發布中央和省里惠企強企政策清單,加大宣傳解讀力度,推動政策可操作,定期開展跟蹤問效,切實把一個個政策變成一項項操作規程,讓干部能操作、會執行,讓企業看得懂、易辦理。
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弘揚“四下基層”“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等優良傳統,健全政企會商、干部掛鉤聯系服務企業等制度,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把規范化的服務貫穿到政府與市場關系的全過程,建立與民營經濟人士談心交流機制,做到親而有度守底線、清而有為敢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