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四平市鐵東區南一緯路,一棟藍白相間的二層小樓就在不遠處。
小樓雖小,名氣不小。這里是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唯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稱號的福民服務站。
四平市市場監管局東二分局副局長、福民服務站站長王歆然遠遠地與記者打著招呼。
“快請進!這段時間比較忙,辦業務的人特別多。”
進入室內,幾十平方米的辦公大廳環境整潔,市場監管、銀行、保險、財稅、人力資源各業務窗口各司其職、秩序井然。
個體工商戶設立登記、營業執照遺失補領、非公司企業法人設立登記(一般新設)等項目的一次性告知單,以及市場監管業務相關法律條例、常用詞條、老花鏡等都被整齊地擺放在桌面上,以供按需拿取。
記者見到個體工商戶趙女士時,她正拿著《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宣傳手冊》仔細閱讀,“來這辦事,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能得到詳細耐心的解答,心里托底。”趙女士說。
“我來辦理‘個轉企’手續,工作人員現場指導我進行網上年報,并講解了各項惠企政策,真貼心。”四平一家連鎖超市負責人李先生說。
“我是慕名而來,聽說這里不僅提供業務咨詢、注冊登記,還能提供開設賬戶、創業貸款、財稅管理等創業起步階段的基礎服務。”創業者周先生表示,從不知道該“怎么辦”“到哪里辦”“誰來辦”,到“進一個門,辦多家事”,福民服務站服務到了創業者的心坎上。
記者注意到,現場工作人員均為女同志,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唯一的“巾幗崗”名不虛傳。
“站里的8名員工都是女同志。其中,4名是市場監管工作人員,4名是銀行、保險、財稅、人力資源等部門派駐的專職工作人員。”王歆然說,“我們全程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咨詢一次性講清、表格一次性發清、受理一次性審清、材料一次性收清。”
截至目前,服務站已累計為經營主體提供咨詢服務2584次,辦理各類業務1668筆,不僅實現轄區監管全覆蓋,還輻射到了整個四平市區。
服務站的成功運行,使市場監管的基層服務職能大大延伸。這種“監管服務一體化”全新工作模式,受到經營主體的廣泛好評,在市場監管系統內被稱為“福民模式”。
為何設置“巾幗崗”?身處四平市繁華商圈,市場監管任務繁重,為何還要另辟蹊徑開創“福民模式”?
原來,福民服務站的前身是成立于2005年12月的南商城工商所,全所7名女同志組成“巾幗工商所”。2012年5月,南商城工商所與福民工商所合并為福民工商所,是四平市鐵東區監管區域最大、管理商戶最多的工商所。2019年,福民工商所更名為東二分局,負責轄區市場監管工作。
隨著業務的不斷開展,為進一步培育和壯大地方經濟發展,適應市場需求,整合民生服務資源,拓寬對經營主體的服務范圍、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經四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批準,福民服務站于2022年7月13日正式成立。
自成立以來,福民服務站多次受到國家、省、市相關部門表彰,先后榮獲全國創建誠信市場先進單位、吉林省文明單位、吉林省青年文明號等殊榮。2022年12月,福民服務站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巾幗建功先進集體”稱號,2023年11月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評定為首批五星市場監督管理所。
天色漸晚,街道上節日彩燈已經點亮,路上歸家的行人行色匆匆,但福民服務站內依舊燈火通明。“我們要守好自己的本職,為廣大經營主體做好服務。”
這是福民服務站普通的一天,卻也在書寫“福民模式”的歷史,凝聚巾幗智慧和力量,“福民模式”讓“巾幗崗”更顯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