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養犬是城市文明的一種體現。近年來,通化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持續開展文明養犬綜合治理行動,重點圍繞犬只免疫和登記、犬只飼養和經營行為規范及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逐項推進和落實,通過廣泛宣傳、積極引導、日常巡查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升文明養犬管理水平和市民文明養犬意識。如今,遛狗拴繩、自備小鏟子和塑料袋以便隨時清理寵物糞便等文明養犬行為已成為人們的自覺與習慣。
“文明養犬,從我做起”“‘寵’愛有方,爭做可愛人”“愛它,就請牽著它”……漫步在通化市的大街小巷,文明養犬溫馨提示牌隨處可見。自從退休后,每天上午市民李女士都到濱江公園散步、遛狗。每當看到自己的寵物犬將糞便排泄在路邊的草坪里,李女士都會從口袋中掏出紙巾,將糞便拾起并包好后丟進附近的垃圾桶內。“遛狗時,看到別的寵物留下的排泄物,我也會幫著清理掉,都是養犬人,做到文明養犬是應該的。”李女士說。
在公園門口的休閑座椅處,一只金毛犬一直被主人牽著,趴在地上。“我家狗是中大型犬,破壞力較強,所以我每次出門都會拉好繩子,以免它亂跑撞到老人或小孩。”市民王春燕告訴記者,不管是大狗還是小狗,在公共場合遛狗都應該牽繩,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
“現在多數養狗人都能做到遛狗拴繩的基本要求,對于寵物糞便也早已備好工具隨時可清理,遇到小孩也能夠做到主動避讓。”市民劉萬均感慨地說,“狗亂跑不牽繩、隨處便溺的現象沒了,生活環境比以前好了,咱們這養犬管理確實見到效果了。”
近年來,通化市持續推進、落實文明養犬管理工作,深入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居民小區、景區公園以及“狗市”等地開展文明養犬宣傳,重點宣傳《通化市養犬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切實增強市民對文明養犬管理的知曉率和支持率,提升市民自覺抵制不文明養犬行為的意識。同時,通化市政務服務中心還開通了線上犬證辦理服務平臺審批通道,并在政務服務大廳開通線下服務窗口,打通雙向審批通道,方便市民辦理犬證。
持續加大監管和巡查力度,多部門聯合開展“養犬管理百日攻堅”行動,整治各類違規養犬行為469人次,捕獲流浪犬只44只,下達處罰決定書118份。聯合小區物業服務工作人員對遛狗不拴繩、犬只隨地便溺等行為進行勸導,在小區宣傳欄張貼文明養犬宣傳標語、禁養犬名錄,規范市民養犬行為。全面開放社會領養,讓更多的流浪犬找到新家。
通過依法嚴格管理,不文明養犬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市民幸福感得到顯著提升,文明養犬成為創建文明城市、打造精致城市的新亮點,文明行為在通化大地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