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白縣金華鄉金華村的大櫻桃迎來成熟季。
走進金華村,一排排果蔬大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大棚內一片生機勃勃、綠意盎然的景象,紅彤彤的大櫻桃綴滿枝頭,十分喜人。
金華村毗鄰G331國道,這里水質優良,晝夜溫差較大,適宜大櫻桃糖分積累。幾年前,金華村引進煙臺客商種植反季節大櫻桃,經過幾年摸索實踐,通過對溫度、濕度、水肥等技術控制,讓反季節大櫻桃種植遠近聞名。
每年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金華村的大櫻桃開始進入成熟季節,不少市民游客紛紛慕名前來采摘,因為這里的櫻桃果實飽滿、色澤鮮艷、酸甜可口,深受消費者喜愛。
走進櫻桃采摘園,層層疊疊的翠綠中綴滿鮮紅果實,許多游客在櫻桃樹下采摘、拍照。一位沿著G331國道自駕前來采摘的游客說,這個季節來采摘,讓孩子體驗一下收獲的樂趣,感覺特別好。
玲瓏剔透的大櫻桃豐富了群眾的“果盤子”,成了金華村的一道亮麗風景,也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大櫻桃種植戶李成林高興地說:“這些年,通過種植反季大櫻桃,積累了很多科學管理經驗,目前種植的櫻桃樹有600多棵,年產量超過20000斤,每年這個季節,用工量達300人次。”
除了大棚里種植的大櫻桃,這里還有水果小番茄、葡萄、西瓜、香瓜等瓜果類和黃瓜、西紅柿、豆角、辣椒等10余種主要的果蔬品種。金華村通過不斷豐富大棚栽培品種,讓這些“反季果蔬”源源不斷地供給市場,推動棚膜產業蓬勃發展,為此,金華村也被列入全省107家“菜籃子”應急保障基地和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
省政府辦公廳駐金華村第一書記景申榆說:“近年來,金華村持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提高土地產出和經濟效益,將棚膜經濟效益最大化,通過塑造品牌,拓寬市場競爭力,通過采摘實現引流,通過品質實現遠銷,多措并舉推動產業健康發展,不斷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棚膜帶火“采摘游”,成為推動鄉村旅游的新引擎。金華村乘勢而上,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開發鄉村旅游,建設鄉村民宿,打造睡美人、高山草原、四海為家等多品類景點,為游客傾情呈現出一處重返自然的打卡圣地。
如今,金華村已經形成采摘、旅游、美食、休閑為一體的旅游觀光產業鏈,豐富了百姓“菜籃子”,鼓起了農民“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