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琿春市馬川子鄉紅星村,眼前是寬敞整潔的村路、青磚白瓦錯落有致的民居,村民一張張幸福的笑臉。
紅星村位于馬川子鄉中部,是典型的朝鮮族村。
近年來,該村加強合作經營,發展特色養殖。他們發揮“能人帶動”效應,依托林蛙全人工圈養殖基地扶貧產業項目,與返鄉創業青年創辦的延邊訓春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展合作經營。
林蛙養殖基地負責人南昌輝介紹,此項目占地1.1公頃,現建有管護用房1座、養殖大棚12座,養殖水域面積達720平方米;孵化池2座,孵化水域面積840平方米。目前,基地養殖蛙苗100余萬只,預計今年產值達50余萬元,兩年后可實現銷售收入120余萬元。
此外,該村依據 “美麗庭院、干凈人家”評選辦法,按戶針對村民的庭院與居室環境衛生進行量化考核,形成了“積分兌換”激勵獎勵機制,并依據所得積分實施兌換獎勵。村民林貞子由于常常參加人居環境改善工作,因此獲得積分較高。
為全域提升基礎設施水平,該村以村莊“五紅星化”工程為抓手,院墻統一化、排水溝規范化、道路全面硬化、路燈全部亮化、村部建設標準化,統籌推進村莊建設。近年來,累計修建院墻5000延長米,排水溝2000延長米,道路硬化2萬平方米,提升了基礎設施水平。
“今年,我們村將繼續擴大林蛙養殖規模,數量增加到200余萬只?!按妩h支部書記姚遠對記者說。他們還將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為城市居民創造回味鄉村生活的體驗基地,吸引更多的市民來鄉村居住、體驗鄉村稻田文化。
作者:徐瑩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畢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