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陽光灑滿臨江市四道溝村每一處角落。
鴨綠江畔,青山腳下,幾棟花卉暖棚整齊排列,村黨支部書記吳曉強現場指揮,村民們開始進行花卉移栽作業,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盛滿歡歌笑語的勞動場景,也是一幅春意盎然的美麗鄉村版畫。
這里是G331國道上的北方邊境村。
從當初的軟弱渙散村到如今的黨建強村,從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到村集體經濟突破100萬元的經濟強村,臨江市四道溝鎮四道溝村沉靜數年,心無旁騖謀發展,實現集體經濟穩步提升,一心一意搞建設,推動農村面貌明顯改善,通過帶動村民增收,激活了鄉村振興內在動力。
圍繞“生態振興”,四道溝村以農村環境美化綠化為重點,發展溫室大棚花卉種植培育項目,培育孔雀草、金魚草、串紅等花卉100萬株,帶動當地村民30人就近就業,每人年增收4000余元,累計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20余萬元,同時助力城市綠化美化和園林城市創建。
吳曉強說,這幾年,四道溝村通過入股糧食加工廠項目,村集體年分紅24萬元,入股家庭農場項目,帶動農戶39戶104人增收,村集體分紅5萬元。通過招商引資實現了村企結對共建,與生物企業合作種植洋姜70畝,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通過村村聯建,合作建設213千瓦分布式光伏,年發電量為28萬度,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4萬元。
這些沉甸甸的數字,為村民們帶來更多生活改變。去年,四道溝村完成了農村生活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四道溝村美麗鄉村提升工程、四道溝村道路破損修復項目,這里的村容村貌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吳曉強說:“下一步,他們打算收購民宿20戶,合作農戶30戶,打造50戶民宿群,區域內含溫泉、冰雪、民宿、美食、康養等旅游資源,同時將新建日光溫室及看護房16棟,面積 12000平方米,用于種植草莓、葡萄等果蔬作物。”
這是四道溝村的藍圖,也是村民翹首以盼的大事兒。
為了推動鄉村旅游發展,打造特色民宿,四道溝村以長川新村為重點,計劃建設臨江市四道溝鎮民宿項目,同時優化產業布局,推進四道溝村智慧農場項目建設,通過探索農村產業項目的新路徑,著力打造邊境村特色種植產業示范園區,增強村集體經濟“造血”能力,提升農村集體經濟活力,引領群眾增收致富,壯大村集體經濟。
每一次蓄力前行,都是沖鋒的號角!站在村口,吳曉強回望身后小村,信心十足。他說,四道溝村的明天,定會是G331國道上的一處醉美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