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臨、松長兩條高速公路同時開工建設,沈白高鐵白山段如火如荼施工,運輸大動脈建成后,將為全面振興提供強勁動力;
波光粼粼的松花江,兩岸映山紅花開正艷,隨風搖曳,艘艘游艇穿行水上,留下陣陣歡聲笑語,彰顯全面振興的活力;
從助濾劑到綠色建材、功能填料,再到緩釋肥料,從一級硅藻土到充分利用二三級硅藻土,科技賦能產業全面振興……
推動千億級全域旅游產業集群做大做強、千億級人參醫藥產業集群提質增效、千億級新材料新能源產業集群率先突破,白山市以產業為筆,在1.74萬平方公里沃土上奮力書寫全面振興新答卷。
全域旅游:持續擦亮金字招牌
5月1日一大早,位于龍山湖畔的民宿里就開始忙碌起來,一盆盆的山芹菜、刺五加清洗出來,一條條鴨綠江鯉魚清理干凈。“今天中午訂了十幾桌,點名要山野菜和鯉魚。”民宿老板一邊忙碌一邊高興地說。
最美國道G331上,自駕車絡繹不絕;松花江邊,長白山中,山花爛漫;在河口美術館里,感受中國書畫藝術的氣息……這個五一假期,白山市各大景區人流如潮,展現出全域旅游的魅力。
地處長白山核心地帶,松花江、鴨綠江穿流而過,白山市聚焦全省萬億級旅游產業攻堅行動,推動長白山萬達、華美勝地、千年崖城、松嶺雪村、四方山等重點旅游景區提檔升級,加快形成“名山引領、名川帶動、全域綻放”的全域旅游新格局。
松花江生態旅游風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開通204.7千米的松花江水上旅游航線,仁義峽驛站、依夢島星空露營地、映山紅廣場備受好評,成為網紅打卡地。白山市充分挖掘松花江沿線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十四五”期間計劃建成25個文旅項目,目前正爭分奪秒推動渤海千年漁村、長白山神廟窯址、松花江水上運動小鎮等項目建設。搶抓6月、9月、12月重要時間節點,打造四季全時旅游。
沿鴨綠江行走,為山水停留。臨江天沐溫泉康養度假區開工建設,長白千年崖城投入運營。復制松花江旅游的開發模式,白山市大力推進鴨綠江經濟帶建設。編制鴨綠江經濟帶旅游發展規劃,全面統籌水中岸上、民俗風情等各類資源,將鴨綠江旅游與沿邊開放旅游大通道(最美國道G331)同步發展,謀劃打造鴨綠之眼·尋龍灣、龍山湖水世界、渤海不夜城、望天鵝幸福公園等25個品牌項目、94個子項目,規劃建設服務中心、碼頭、驛站等基礎設施項目23個,力爭年內開通鴨綠江水上旅游航線,謀劃開發水上跨境旅游新示范。
滑雪道113條,雪道總長113.4千米,雪道面積達568公頃,吉林省冰雪運動中心建成后預計年接待游客400萬至600萬人次。依托豐富的冰雪資源,建設世界頂級雪場、生態型雪場、全產業鏈雪場,這個將為白山帶來顛覆性、引領性的項目,將有力地推動千億級全域旅游產業集群加快實現。
人參醫藥:科技引領 提質增效
隨著機械的運轉,一袋袋包裝精美的人參肽被“吐”了出來,迅速打包,發往全國各地。在吉林肽谷生物工程公司,上到董事長、總經理,下至科研銷售、普通員工,口中最常出現的字眼是“科研、質量”。公司從市場需求促進科研成果轉化,以人參肽為基礎靈活推出大豆、牡蠣、鮮牛骨膠原蛋白肽等40余種組合產品。
位于長白山腹地的白山市,藥材種類達875種,是東北亞最大的天然藥材庫,是“百草之王”中國人參的核心產區。
從規范化種植到精深加工,從水參干參到藥品、食品、保健品、化妝品,800多種人參制品,白山市振興人參產業的腳步堅實有力。
大力實施“長白山人參振興”工程,“長白山人參”知名度影響力不斷提升,名列“全國區域公用品牌指數排名”第三位。與國藥集團、華潤三九、振東藥業、廣藥集團等知名藥企深入對接,白山市高標準打造中國人參產業示范區。
構建產業體系,推動人參振興。白山市全力構建人參中藥材“12345”產業體系,即培育交易額超百億級人參交易市場1個,培育交易額超50億級中藥材交易市場和產值超50億級龍頭企業各1個,建成具備科研成果轉化能力的科研平臺3個,建成千畝以上人參中藥材標準化保供種植基地4個,建成具有地區顯著特點的三產融合產業園區5個。以中國人參產業示范區為重要平臺,加快成立人參產業發展聯盟,推進國藥人參醫藥產業園、華潤三九產業基地、山西振東藥業人參靈芝深加工等項目落地,打造集人參加工、市場物流、科技研發、質量檢測等為一體的產業鏈條。
加大研發力度,發展醫藥產業。該市全力推動長白山藥業、葵花藥業、天力泰藥業新品種投產、增產,保障施慧達抗癌新藥“戈氏梭菌芽孢凍干粉”項目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新材料新能源:加快培育 率先突破
總投資24.7億元,由中建材凱盛科技集團和國電投中創新能源公司共同建設,白山光伏電池封裝材料項目加快建設;與中建材、大地遠通實施戰略合作,整合硅藻土資源,推動硅藻土應用領域向醫藥級高端過濾材料、生物有機肥、食品級添加劑、硅藻凈醛板材等多領域拓寬,打造世界級硅藻土全產業鏈示范區。
石英砂保有儲量達10億噸以上;硅藻土探明儲量3.7億噸,居亞洲首位;白云巖遠景儲量26億噸,居全國首位。白山市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補鏈、強鏈、延鏈,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依托享譽中外的硅藻土資源,白山市科學謀劃,全力推進硅藻土產業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亮麗“名片”。全市現有硅藻土生產加工企業31戶,形成以過濾材料、功能填料、生態建材、載體材料四大類、35個品種138個產品為主體的新型硅藻土產品體系。
深化與云海金屬、寶武鎂業等企業合作,依托新能源LNG項目,對接鎂基固態儲氫產業鏈,協調一汽集團和長春中車,延伸配套鎂合金零部件、輕量化車身產業鏈發展,全力打造“中國鎂谷”。
總投資122億元、裝機容量180萬千瓦的靖宇景山抽水蓄能項目積極推進,大力發展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白山市加速培育新能源產業。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不斷深化開放合作,全力打通對內對外開放通道,加快建設踐行“兩山”理念試驗區,把綠水青山、冰天雪地更好地轉化為金山銀山,白山,正走在全面振興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