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水村,就像很多省份都有這樣一個名字的小村莊一樣,它平凡卻又不普通。
集安市涼水朝鮮族自治鄉的涼水村,美麗富饒,G331公路穿過這個民俗文化濃厚的小村,總能讓沿途自駕的游客,停下腳步,探訪這個美麗的小村莊。
涼水村耕地少,全村耕地面積580畝,而林地資源豐富,有林地1068公頃。農民除了種植糧食之外,發展特色養殖、種植業,主要有林蛙、人參、黑木耳、寒富蘋果、白鮮皮藥材等,其中黑木耳年產量1萬余斤。
“我們村木耳菌袋剛剛掛完,棚內溫度濕度調節的適宜得當,木耳已經長出來了。”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派駐到涼水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李師偉,走進木耳大棚內向記者介紹起這一項為村民增收致富的“寶貝”。
2023年,涼水村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實施,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鞏固現有產業項目,發展壯大村集體產業經濟,重點扶持黑木耳種植等產業項目,不斷拓展營銷渠道,促進邊民增收致富。
“去年木耳產量超過了1萬斤,為了盡快將這些好東西賣出去,我們郵政吉林省分公司出了奇招。”李師偉介紹,郵政吉林省分公司出充分發揮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四流合一”優勢,立足“郵政農村電商平臺體系、郵政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緊密連接供需兩端,解決“銷售難”“物流難”等問題。
涼水村利用郵政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助力破解農產品“物流難”。利用郵政遍布城鄉的網點資源,發揮三級物流體系優勢作用開展線下銷售幫扶,目前已經在郵政線下平臺銷售涼水村黑木耳3000余斤,產品銷往省內40余個縣市區,帶動村集體產業項目收入15萬余元。
涼水村結合鄉村特色優勢產品,建立起具有地域特色的農產品基地,打造“涼水泉子”自有品牌產品,謀劃好包裝策劃,借助郵政渠道優勢,助力擴大農產品銷售收入規模。同時,涼水村打造民俗、文化、邊境、田園等主題旅游產品,增加人氣,為村民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和創業平臺,促進邊境村民增收致富。